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国家对广大农民的一项惠民工程,意在满足农民的科学技术需求,以达到增加农民收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就笔者成为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员后,对所负责的科技示范户进行了实地了解,着眼科技示范户发展现状以及将来有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一线乡镇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做出如下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1实地考察各个示范户的养殖基本情况确定科技示范户后,对所要指导的示范基地、示范户,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基本情况。对  相似文献   
2.
<正>1犊牛腹泻的病因及症状犊牛腹泻表现为犊牛泄泻、痢疾、肠炎、拉稀等,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于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病因多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圈舍卫生条件差。如阴暗、湿潮、母牛乳头不洁、垫草未及时更换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以粪便粥样、稀薄、水样,偶尔混有气泡、血液、粘液等;粪便颜色有黄色、褐色、灰色、白色。病程中会出现肛门失禁、腹痛等症状;由于腹泻,患病犊牛脱水而迅速消瘦,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弹力  相似文献   
3.
绦虫病是羊多发的一种寄生虫病,绦虫寄生于小肠内。最初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被毛粗乱,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等临床症状。严重绦虫感染时,表现为病羊慢性鼓气、贫血、消瘦、发育迟缓。大量绦虫虫体聚集成团,可引起肠阻塞、肠套叠、肠扭转,甚至肠道破裂。绦虫分泌毒素和代谢产物会导致羊抽搐、痉挛、空嚼、口吐白沫及卧地不起,头向后仰旋回病样等神经症状,危症患羊最后衰竭而亡。  相似文献   
4.
随着畜禽屠宰企业冷库数量和容量迅速增加,建设和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已日趋尖锐,严重威胁行业及人身健康安全.从“普及专业知识,按需设岗立责;规范冷库设计,优化企业设备;安全生产检查,职工疾病监控”等3个方面,对畜禽屠宰企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作出简要阐述.为保护畜禽屠宰企业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小反刍兽疫(PPR)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山羊和绵羊等)~([1]),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动物中传染性最强的疫病~([2])。小反刍兽疫的入侵给动物疫病的防控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合理使用口蹄疫及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苗,掌握两种疫苗不同免疫方法对免疫抗体的影响,降低免疫成本,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新型弓形虫疫苗的传递系统,本试验分别构建了细胞渗透肽VP22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cDNA-VP22-EGFP),以及细胞渗透肽VP22与3种弓形虫抗原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cDNA-VP22-SAG1、pcDNA-VP22-GRA4、pcDNA-VP22-AMA1)。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后,将重组质粒pcDNA-VP22-EGFP转染COS7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RT-PCR检测,验证VP22-EGFP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有重组质粒均构建正确。转染72 h后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成功观察到绿色荧光。RT-PCR扩增得到了大小为1 449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针灸疗法是传统中兽医学中一项经常应用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独特之处。它具有治病广泛,疗效迅速、经济安全、节省药品、器械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推广等优点。在当今倡导绿色、有机畜禽产品的大环境下更是避免兽药残留的有效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常用的针术有:白针、火针、血针、气针、电针、耳针、水针、激光针、磁针、微波针灸疗法等。在基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