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前言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黄牛的役用时间迅速减少。为了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1985年8月,我市秦都等县(区)开始引用乳肉兼用型丹麦红牛改良本地秦川牛,使之向乳肉役多用途方向转  相似文献   
2.
1985年春,我省的周至、兰田和秦都区等地已开始引进丹麦红公牛精液对当地的黄牛(包括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为了全面鉴定杂交改良效果,于1987年5—11月份在咸阳市秦都区畜改站测定了杂种公牛的生长发育、体型变化规律、采食行为及饲料利用能力以及产肉性能、肉的品质等(详见本刊以后各期).同时还进行了饲料日粮的消化试验.其目的在于比较丹秦杂种牛与秦川牛在饲料主要营养成份消化率方面的差别,并为制定杂种牛及秦川牛肥育期的营养标准提  相似文献   
3.
秦都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位于咸阳市城郊区。海拔367.3至527.0米,年平均气温13℃,降雨量549.5毫米,无霜期218天。全区16个乡,总人口54万,其中农业人口28.7万。耕地53.54万亩。调整产业结构以来,粮食面积增加。近两年来,小麦播种面积36万亩左右,玉米27万亩左右。1985年底大家畜存栏16,007头(匹),其中牛存栏9,700头,存档牛中秦川牛8,331头,适繁秦川母牛5,598头,占秦川牛总数的67.1%,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一致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杂种公牛的生长发育、体型变化规律、采食行为和饲料利用能力以及产肉性能及肉的品质等。我们进行了8—15月龄丹秦一代杂种公牛的测定并与同龄秦川公牛作了比较。一、试验的材料和方法全部试验是在咸阳市秦都区畜改站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已有关于耕牛反刍习性的观察(刘树常,1980) 、舍饲秦川母牛某些行为的初步观察(陈晓宏等,1981) 以及晋南牛反刍行为的观察(王恒年等,1985) 等报导。丹麦红牛是1984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丹麦进口的一个乳肉兼用红牛品种。根据原种饲养场及杂交秦川牛后所得F_1代牛的饲养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