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利用分形几何的方法,对渭北旱塬典型旱作农业土壤微形态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对土壤薄片详细观察的基础上,以土壤微形态数字图像为基础,利用SISC IAS V8.0 软件提取了土壤孔隙与粗颗粒的有关参数,并用计盒维数法计算了其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分形维数与孔隙率、孔隙面积和周长呈现较好的相关性(依次为0.778 74,0.685 58,0.814 87),粗颗粒分形维数与粗颗粒的含量、面积和周长也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依次为0.984 18,0.984 06,0.930 10).说明了利用土壤微形态获得的土壤分形维数能够反映土壤结构的空间分布和变异规律,也反映了农业耕作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实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地区5个种群共50个单株的红砂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从5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12条引物共检测到6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60个,多态位点比率(P)为86.96%。用MarkerⅢ作为分子量标准,检测到甘肃红砂PCR产物的分子量在500~3 000 bp。应用遗传多样性分析软件Popgen 32 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542 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79 0;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96 4,基因流Nm为4.685 1,表明甘肃红砂种群遗传分化大部分存在于种群内。在种群水平上, I为0.489 3,H为0.342 4。P、H及I都表明甘肃红砂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还表明甘肃红砂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甘肃红砂遗传多样性与其本身特性和所处不同种群有关。  相似文献   
3.
关中东部人工花椒林土壤孔隙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形几何学研究了关中东部人工花椒林地土壤孔隙的分形和分布特征.在莱卡显微镜下观察和采集土壤孔隙图像,通过SISC IAS V8.0软件提取土壤孔隙的有关参数,用计盒维数法计算了土壤孔隙分形维数.在A-Ap2-Bc-Bt构造的BMC土壤剖面中,土壤孔隙平均分维值依次为1.78277,1.6847,1.66781和1.67955,总体分布呈下降渐上升趋势,孔隙维数与孔隙率、孔隙的面积和周长呈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依次为0.93983、0.92693和0.84545.孔隙分形维数能够较好地描述土壤孔隙结构的空间变异特征,孔隙分形与土壤孔隙的空间分布、形态变化、孔隙大小、孔隙边缘等因素密切相关;BMC剖面孔隙分形分布反映了花椒林这种特殊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孔隙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