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几种常见的牛寄生虫病1.1球虫病牛球虫病的病原种类较多,其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龄牛多为带虫者。球虫主要寄生于牛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的上皮细胞内,在裂殖生殖阶段,使黏膜上皮遭受破坏,黏膜下层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生溃疡和出血。牛球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有时达1个月。发病多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鹿群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06-2007年,对河南省境内的4个鹿养殖场进行了调查.在检测的499份鹿粪便样品中,发现了球虫、毛首线虫和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81%(19/499)、1.40%(7/499)和0.40%(2/499).各品种鹿寄生虫感染情况略有差异,球虫发现于所有被检测的鹿种,包括梅花...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1个五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了解中国蛇隐孢子虫感染的种类分布。【方法】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特异性片段,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同源性分析,构建其种系发育进化树。【结果】成功扩增出18S rRNA基因目的片段,PCR产物经SspⅠ酶消化后获得的酶切结果和先前报道的蛇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erpentis)一致。获得的840 bp 18S rRNA基因序列与C.serpentis同源性达到99.8%。种系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C.serpentis位于同一分支,节点支持值达100%。【结论】本研究获得的五步蛇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为C.serpentis,说明C.serpentis有更宽的感染宿主范围。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可以感染鸟类、哺乳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人在内的240多种动物。野生动物隐孢子虫做为人隐孢子虫病感染的重要传播来源,对其进行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分别叙述了野生动物隐孢子虫的种类及基因型,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动物的隐孢子虫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线粒体功能性蛋白基因alternative oxidase(AOX)作为研究对象,对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扩增测序,用Clustal X1.81对扩增的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用Paup4.0程序中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NJ)、最大简约法(Parsimony, MP)建树,同时用PUZZLE程序Version 4.1构建最大似然树(Maximum Likelihood, ML),以确定不同隐孢子虫分离株之间的进化关系,并与18SrRNA和HSP70基因构建的进化树作参照,进而评价AOX这一基因序列是否适合作为隐孢子虫基因分型和进化关系分析的基因座。结果:通过AOX构建的进化树将隐孢子虫分为两大类:C.baileyi和C.meleagridis关系更为密切两者处于一个分枝,C.hominis、C.suis、C.parvum牛基因型和C.parvum鼠基因型处于另一个分枝上。不同隐孢子虫之间的同源性介于91.8%~99.6%,能有效区分隐孢子虫不同基因型。因此,AOX基因序列也可作为隐孢子虫分离株种系发育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
用改良抗酸性染色法对采自上海地区野生蛇类的胃内容物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野生蛇类隐孢子虫的感染率高达45.2%,显著高于动物园驯养的爬行动物的感染率(4.5%)。同时揭示了野生蛇类驯养死亡率极高的重要原因,并给喜食蛇类等野生动物者提出了严重的警示。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引起人兽共患病的机会性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240多种动物,引起动物机体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目前已鉴定出16个有效种,40多个基因型。感染禽类的隐孢子虫主要有3个种: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和鸡隐孢子虫(C.galli)。其中C.baileyi为感染鸡的优势虫种,主要寄生在鸡的喉头、气管、法氏囊、泄殖腔等部位;C.meleagridis主要寄生于小肠,属于人兽共患病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