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事关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事关当代人福祉和子孙后代永续发展。中央对农业绿色发展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理念,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农业绿色发展新征程。2017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强调农业绿色发展与生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为有毒植物。其根、茎、叶、花均有毒,对人、狗、猪昆虫的毒性较大,菜农常采其根皮打粉作治虫农药,笔者于一九七八年遇一养猪场因误采雷公藤叶作青饲料喂猪而引起猪群中毒事故,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3.
近二三十年来,猪流行性腹泻(PED)于每年冬春季年复一年地在猪群中流行,其主要症状是不分猪的品种、年龄,呈水样腹泻,时有呕吐.新生猪死亡率高。该病起病突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使猪群严重掉膘,浪费饲料,大批新生猪死亡,经济损失可观。在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用疫苗来预防本病已成当务之急。1996年冬,我们试用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苗,共免疫各类猪1000余头,按每头大精3~4ml、中猪2ml、小猪1ml作交巢穴注射,经冬春半年的观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主动免疫于19…  相似文献   
4.
余新华 《畜牧与兽医》1992,24(4):164-164
<正> 桐庐县良种场是一个年提供8000头供港活中猪的出口猪场,繁殖母猪群在420头左右,年更新率约为20~25%.每年约有100头新母猪投入生产,然而头胎母猪流产、死胎、空怀等繁殖障碍给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同时,近年来由于香港市场对中猪品种质量要求的改变,迫使该场投资35万元,历经二年多的品种改良工作,采用二个外来纯种猪的杂交母猪,仅1991年新母猪投产就达310头,占全场总母猪群的75%,因此初产母猪产活仔数的高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是近年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一项新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几种不同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示范,探讨其最佳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和翻耕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均较当地常规翻耕盖土栽培模式增产增效极显著,其增幅依次为155.0%、79.1%和43.4%;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可观,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市场行情看好,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新华  乌东峰 《作物研究》2010,24(4):232-236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是两型农业的核心。文章从固碳、污染减排、开发新能源等方面论证了低碳农业是安全的、节约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是实现我国向世界宣布的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桐庐县良种场位于富春江南岸三台镇芝溪垄,距县城3公里,与桐庐镇隔江相望,历年来,在省、市、县科研部门和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和帮助下,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34项,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农业生态学和农业经济学的原理,根据本身的特点,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建立起一个优化的生态农业农场,同时还为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带来较为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9.
<正> 1 前言本试验使用三合激素对乏情母猪进行诱导发情处理,出现发情后按常规配种,旨在缩短繁殖周期,以解决外贸猪生产上经常面临的因乏情而产重影响母猪繁殖力的问题,同时通过试验对该激素制剂的诱情和受胎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以便于分析和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对养猪业危害甚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有三种:热不稳定肠毒素(LT),热稳定肠毒素(ST)及菌毛抗原。菌毛抗原是细菌细胞膜上的伞毛状结构,它们是由蛋白亚基经装配而成,不同的菌株产生不同的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