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是病毒学界的研究热点。单颗粒示踪技术能够直接观察单个病毒入侵细胞的动态行为,有助于解析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综述单颗粒示踪技术用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不同过程,有助于动物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和新型抗病毒药物与疫苗的研发。文中主要论述单颗粒示踪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该技术用于病毒和细胞亚结构的标记方法和进展,以及单颗粒示踪技术在动物病毒入侵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总结现阶段单颗粒示踪技术在病毒学发展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血清学诊断靶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高致死性传染病。ASFV编码蛋白p30、p54和p72等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且部分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常被作为血清学诊断靶点,用于评价ASF不同阶段或发病程度的抗体水平变化,ASF血清学诊断靶点相关深入研究有助于其感染检测、致病机制和机体免疫系统反应等探究。本文系统阐述用于ASF血清学诊断的主要候选蛋白及其靶点的检测应用进展,并分析候选靶点的抗原表位(区域)及其抗体结合的特点,探讨其作为ASF血清学诊断新靶点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