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草原毛虫属[鳞翅目(Lepiolopera)毒蛾科(Lymantriidae)草毒蛾属(Gynaephora)]的昆虫。主要危害川西北牧草,每年损失数千亿公斤。对草原毛虫的防治,过去使用了物理的(挖沟、火烧)、化学的(农药)、生物的(外援细菌)等方法灭虫,取得了不同程度效果,但仍然没有达到有效控制危害目的。生物学家刘世贵的科研组全面总结分析了前人的防治经验后,提出了“综合性利用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草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的一些特性,研究出一套适用于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大面积防治草原毛虫的技术,以每亩50ml,温度20℃左右时对三龄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能有效地防治草原毛虫。  相似文献   
3.
<正> 茫茫草原寻病毒草原是畜牧业的牧草基地。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草毒蛾属(Gynaephora)的草原毛虫,是牧草的严重害虫。该虫与鼠害和寄生虫并称为草原三害。草原毛虫分布很广,仅川西北草原就有1600万亩以上草场遭受危害。为害时间长,通常每年四月越冬幼虫开始出现活动危害,至九月化蛹,为害期长达半年。草原毛虫危害的草类,如莎草  相似文献   
4.
茶刺蛾颗粒体病毒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从四川省珙县某茶场自然罹病死亡的茶刺蛾幼虫中分离到一种颗粒体病毒,该病毒为杆状,大小为281nm×73.5nm,对茶刺蛾幼虫具较强的感染力,对3龄茶刺蛾幼虫的LD_(50)为2.63×10~4GB。该病毒专一性强,用10~6GB/ml的茶刺蛾颗粒体病毒防治4龄茶刺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 一、问题的提出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问题的提出虫害,是世界农业的一大灾害,它危及农田、森林、草原……。草原毛虫[鳞翅目(Lepiolopera),毒蛾科(Lymantiidae),草毒蛾属(Gymaephora)],是草原的主要害虫,与鼠害及寄生虫并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