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坏死性肝炎、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症、兔病毒性猝死症,是由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致病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实质脏器出血、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为特征。本病自然感染仅发生于家兔,品种、性别间差异不大,3月龄以上的兔最易感。健康兔与传染源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或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易间接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1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的多见于新疫区及流行初期。病兔表现为突然死亡,多见于夜间。死前仅表现暂短的兴奋,而后卧地挣扎、抽搐、四肢如游泳状,咬…  相似文献   
2.
“两病”通常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由于“两病”是人畜共患病,危害极大,表现为:①患病奶牛有流产、死胎、不孕、乳腺炎症状,繁育能力下降;②患牛产乳量下降,经济效益低;③病牛及其产品不能在市场流通;④极易感染人。  相似文献   
3.
1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在鸡群密集、饲养管理条件差,尤其是鸡舍通风不良、环境不卫生、饮水不洁的鸡群发病多,死亡率高。发病年龄主要在1~2月雏鸡及130~180日龄产蛋鸡。发病高峰与季节和气候有直接关系:闷热及潮湿发病死亡多;天气凉爽则仅呈现零星散发,用抗菌药治疗时病鸡死亡减少,停药后立即复发,很难控制彻底。  相似文献   
4.
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还发生相应的疾病 ,造成免疫失败。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不排除有疫苗质量问题的因素 ,尤其是使用了非正规厂家的产品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 ,综述如下。1 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对初生幼畜有保护作用 ,但也会影响幼畜的免疫效果 ,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因此 ,幼畜使用疫苗能否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 ,实施免疫接种 ,疫苗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不起保护作用。因此 ,在实施免疫接种时要考虑母源抗体的滴度 …  相似文献   
5.
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这些大肠杆菌可产生一种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的外毒素,因为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的水肿是此病的主要特点,因此将该病称为水肿病,该病是仔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腹泻病。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水解乳蛋白、乳糖、硫脲、多聚蛋白胨、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K90 )等为主要材料 ,配 A组保护剂 ,并加 B组保护剂 (国内常规的蔗糖脱脂乳 )和 C组保护剂 (国外疫苗保护剂 )分别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H1 2 0、H52、HK肾型 )弱毒原液 ,按一定比例配苗 ,采取特定的冻干曲线制备的试验疫苗 ,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后测定效价变化情况。试验证实 ,A组保护剂耐热保护性能最好 ,在 2~ 8℃条件下有效保存期达 2年以上 ,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7.
用耐热冻干保护剂配制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B87)试验疫苗,在2-8℃条件下,保存12、24个月效价基本不变,保存37个月后,对鸡免疫攻毒,保护率仍为91%-100%。  相似文献   
8.
试验中用耐热保护剂制备的鸡痘弱毒活疫苗,在2~8℃条件下保存效价比较稳定,保存24个月时试验疫苗效价下降率为6%~16.3%,而对照的常规疫苗下降率达31.4%.  相似文献   
9.
牛羊“两病”通常是指牛羊的结核病和布鲁菌病。由于“两病”是人畜共患病,危害极大。为了有效控制“两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其中检疫是重要措施之一,如牛羊每年至少检疫2~3次,淘汰阳性牛羊;对幼畜在生后20~30d、100~120d、6月龄时各进行1次;新购入的牛羊也要进行检疫。1布鲁菌病的检疫1.1平板凝集试验(PAT)准备一块方形玻璃板,将每份被检血清按0.08,0.04,0.02,0.01mL的量分别加到玻璃板上,在上述被检血清中,分别加入布氏平板凝集抗原0.03mL,用牙签或火柴棍混匀,5~6min后判定。牛0.02mL血清出现“ ”以上凝集为阳性,0.04mL…  相似文献   
10.
奶牛“两病”通常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由于“两病”是人畜共患病,危害极大,表现为:①患病奶牛有流产、死胎、不孕、乳腺炎症状,繁育能力下降;②患牛产乳量下降,经济效益低;③病牛及其产品不能在市场流通;④极易感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