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布氏杆菌病致病因子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杆菌是引起动物布氏杆菌病的病原。这类胞内病原菌表达一系列的因子,包括脂多糖类、毒力调节蛋白和磷酸卵磷酯等来保证其毒力。有些毒力因子是侵袭宿主所必须的,而其他的毒力因子对逃脱宿主的清除是必须的。它们允许布氏杆菌在复制泡内生存和增殖,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检测。了解其毒力可为疫苗研制提供依据,也可促使新的抗生素研制。在动物布病防治中生产兽用疫苗来预防该病,但还没有合适的疫苗防治人布病,可能是人布病复杂的病理生理学不同于动物模型。本文就布氏杆菌毒力因子以及如何操纵在宿主细胞中运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外膜蛋白Omp31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隆羊布鲁菌的外膜蛋白Omp3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纯化,并对Omp31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以羊布鲁菌的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Omp31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pET32a上,在大肠埃希菌ER2566(DE3)中诱导表达,组氨酸结合树脂柱纯化,Western blot鉴定Omp31蛋白的抗原性。将Omp31克隆至载体pET32a,提取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定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到了克隆载体中。将重组质粒转化于大肠埃希菌ER2566(DE3)中表达获得HIS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43 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具有与布鲁菌外膜蛋白相同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
采取质粒shuffling方法,将含GFPmut1的pPS858和能在布鲁菌中复制的质粒pBBRlMCS-2经KpnI酶切后连接,转化DH5a,利用双抗性筛选重组质粒pBBR1-GFP。将荧光质粒转入布鲁菌,获得荧光标记布鲁菌,并用构建好的荧光标记布鲁菌侵染巨噬细胞J774A.1,探讨其用于细胞侵袭试验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布鲁菌荧光报告质粒pBBR1-GFP,用构建好的荧光标记布鲁菌侵染巨噬细胞后,在细胞内观察到带荧光的布鲁菌,且荧光强度与胞内细菌数成正比。细胞侵袭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细菌与细胞共孵育45min后,胞内细菌达到饱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布鲁菌的荧光质粒报告系统,可用于布鲁菌细胞侵袭试验。  相似文献   
4.
克隆羊外膜蛋白Omp25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对Omp25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以布鲁氏菌染色体DNA模板,扩增Omp25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pET32a上,在大肠杆菌ER2566 (DE3)中诱导表达,组氨酸结合树脂柱纯化,Western blotting鉴定Omp25蛋白的免疫原性.将Omp25克隆至载体pET32a,提取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定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到了克隆载体中.将重组质粒转化于大肠杆菌ER2566 (DE3)中表达获得HIS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43 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成功地表达并纯化了Omp25蛋白,而且纯化的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Omp25蛋白的功能以及寻找布鲁氏菌的诊断性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取质粒shuffling方法,将含GFPmut1的pPS858和能在布鲁菌中复制的质粒pBBR1MCS-2经KpnⅠ酶切后连接,转化DH5α,利用双抗性筛选重组质粒pBBR1-GFP。将荧光质粒转入布鲁菌,获得荧光标记布鲁菌,并用构建好的荧光标记布鲁菌侵染巨噬细胞J774A.1,探讨其用于细胞侵袭试验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布鲁菌荧光报告质粒pBBR1-GFP,用构建好的荧光标记布鲁菌侵染巨噬细胞后,在细胞内观察到带荧光的布鲁菌,且荧光强度与胞内细菌数成正比。细胞侵袭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细菌与细胞共孵育45min后,胞内细菌达到饱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布鲁菌的荧光质粒报告系统,可用于布鲁菌细胞侵袭试验。  相似文献   
6.
探究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的基因组构成差异。通过布鲁菌全基因组DNA芯片技术对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之间存在大量缺失基因,同时发现一些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缺失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4类:信息储存和传递;胞内活动处理;营养代谢、功能未知或仅了解部分功能,共鉴定到这类基因211个。深入认识了19株不同种型布鲁茵标准株基因组组成上的差异,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不同种以及亚型在毒力以及宿主特殊性提供了依据。大量缺失基因在19株布鲁菌标准株出现,构成了布鲁菌标准株不同种以及亚型之间的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