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探究生物刺激素产品在春季花椰菜绿色防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2019年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4种生物刺激素对花椰菜生产的影响试验,比较植株长势、结球率、单球直径、单球质量、品质等指标,以筛选适合推广使用的生物刺激素。结果表明:苗期施用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处理2)可以促进花椰菜苗期生长,推荐用量为苗期施用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5000倍液,定植后30 d施用12000倍液;定植后施用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处理6)可以提高花椰菜的产量,推荐定植后7 d和结球前各施用1次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6000倍液;采用以上处理方法可以增加花椰菜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防治温室烟粉虱的药剂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以设施苗期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25、1.67、2.08 m L/kg的5%d-柠檬烯SL,0.17 m L/kg 25%噻虫嗪WP(常规使用的化学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1.67 m L/kg 5%d-柠檬烯SL对烟粉虱防治效果较好,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花生叶斑病在北京大兴县花生种植区普遍发生,所致产量损失一般为10%~20%,严重的高达40%以上.由于近年来该县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已成为主要问题,为此作者于1998年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4.
露地花椰菜主要鳞翅目害虫绿色防控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针对秋茬花椰菜田主要害虫进行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性诱剂诱捕器可大量诱集甜菜夜蛾及小菜蛾成虫;性诱剂+化学药剂结合使用对于小菜蛾、甜菜夜蛾、菜粉蝶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较仅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的处理减少用药4次。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种子带菌检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物量测定试验,研究了竹醋液对芹菜、快菜和生菜3种叶菜种子的保健效果。结果表明:竹醋液可有效降低上述种子的带菌率,最高防效33.30%、22.17%和50.00%,低于次氯酸钠,与碧护(0.136%赤·吲乙·芸)相当。竹醋液可有效促进3种叶菜种子发芽,最高增效92.72%、9.28%和15.38%,优于次氯酸钠,略低或接近碧护。竹醋液还对3种叶菜的株高和根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芹菜的影响不及对照处理与对生菜的影响相当,对快菜的影响则优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有效监测和防控甜菜夜蛾的产品,结合性信息素在甜菜夜蛾监测和防控中的应用,利用性诱捕技术监测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对比甜菜夜蛾性诱捕技术和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监测情况、甜菜夜蛾迷向丝的应用效果和不同诱捕器诱芯载体的效果等。结果表明:2017—2019年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的高峰期为秋茬露地花椰菜定植到结球初期;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较人工调查性诱捕器诱蛾量更加准确、高效;甜菜夜蛾迷向应用的迷向率达100%;甜菜夜蛾不同载体诱芯中聚乙烯管材质较橡皮头材质诱集效果更好,单日诱蛾量高,诱蛾谱更清晰。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麦蚜监测应用研究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造成产量损失8%以上.为了有效地控制麦蚜虫的为害,及时、准确发布麦蚜虫发生预报是开展防治的基础.遥感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麦蚜测报的手段,提高麦蚜预报的时效性.应用遥感监测农业病虫害是当前世界采用的最先进手段,在农作物遭受病虫为害早期就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探测到,从而解决了农作物病虫害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的问题.遥感监测病虫害的依据是基于植物受到病虫侵扰时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绿叶中细胞活性、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反映在农作物对光谱特性的差异,突出表现为0.6~0.9μm(红色区)和0.72~0.90μm(红外区)两个波段的反射率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治药剂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选取不同施用量的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秋茬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与10%噻唑膦颗粒剂进行防效对比。结果表明:2种药剂均可以抑制土壤线虫量的增加,同期内土壤线虫量的增加较空白对照小,且对黄瓜生长的安全性没有影响。通过对比防治效果和效益,推荐667 m~2使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43 mL,667 m~2可增加效益4 163元。  相似文献   
9.
6%密达颗粒剂防治韭菜地蜗牛芦城乡是大兴县韭菜的专业生产乡,种植面积700hm2以上。由于韭菜地温湿度等条件适宜蜗牛的生长繁殖,且冬季保护地生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致使蜗牛为害逐年加重。1996年8月笔者调查,蜗牛最多1m2630头,平均423...  相似文献   
10.
几种微生物杀线剂对温室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本试验选取黑曲霉Y61菌剂、产紫青霉MH111菌剂及3%芽孢杆菌微乳剂与噻唑膦混合使用处理温室土壤防治芹菜根结线虫。结果表明:处理1(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2(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地牛)、处理3(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沃尔坦)、处理4(3%芽孢杆菌微乳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5(产紫青霉MH11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6(产紫青霉MH11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地牛)和处理7(噻唑膦颗粒剂)7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P_f/P分别为2.22、3.80、1.48、2.66、0.67、1.40、2.80和4.92。药后90 d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75.3%、78.2%、76.3%、52.1%、53.2%、52.2%和80.2%。药后90 d各处理产量增加为17.2%、18.5%、30.1%、2.7%、12.8%、19.7%和28.4%。综合试验结果得出,将噻唑膦与生物菌剂混合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芹菜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