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家蚕部分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主要对产茧量和丝质构成因素间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影响产茧量的因素主要有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其中虫蛹率是主要的,直接作用较大;全茧量次之,茧层量再次之。从因素间通径系数看,全茧量对虫蛹率的效应值极小,茧层量对虫蛹率有负向效应,对茧层串作用较大。茧层率对虫蛹率、全茧量有负向效应。因此,要提高产茧量,首先是提高群体生命率,其次是提高全茧量、茧层量。影响解舒丝长的因素主要有茧丝长、解舒率、茧层率。其中解舒率是主要的,直接作用大,选择效果显著,茧丝长次之,茧层率有负向效应。因此,茧层率不但影响产茧量,而且影响解舒丝长,是生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打破茧层率的平衡因素,对其它性状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蚕种保护方法是通过实践经验和长年的研究,不断补充完善而确立的综合技术.这里就越年蚕种二次保护及不越年蚕种处理中的问题和措施叙述于下,供参考.越年蚕种的高温初期保护温度越年卵从产卵后27—28小时左右开始着色,约一周后呈蚕品种的固有色,这是因为在蚕卵的浆液膜细胞集积了色素粒.蚕卵由于色素粒的集积而进入滞育.产卵约一个月后大致完成滞育.  相似文献   
3.
家蚕夏秋用优良品种的遗传增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蚕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夏秋蚕产茧量 ,改善茧丝质量及增强蚕体抗逆性起了重要作用。从 60年代到 90年代 ,我国先后 3次更换夏秋蚕品种 ,出丝率由 1 2 %提高到 1 6%以上。根据新品种的平均增产作用 ,本文采用同一蚕期饲养不同育成年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代表性品种的方法 ,估算自 60年代推广 30 6×华十以来家蚕一代杂交种的遗传增益 ,即平均产量遗传增长值占总增益的百分比[1~ 4] ,探讨蚕茧产量和质量与蚕品种性状改良的趋势 ,研究茧丝量与品种性状之间的关系 ,为家蚕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了各地新选拔的和选育的3个早生桑和8个中晚生桑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探讨适应苏北地区的桑树品种。结果表明:一、在三年六次产叶量调查中,育2号产叶量最高,平均912.5kg,新一之濑、育151次之。平均产叶量分别为890.8kg、887kg,早青桑产叶量最低,平均为719.6kg。二、一般早生桑品种(除早青桑外)在春季产叶量高,中晚生桑在秋季产叶量较高,其中育2号不论在春季或秋季产叶量都高。三、桑叶质量,在春季早生桑含糖量比中晚生桑高,粗蛋白含量比中晚生桑低,其产茧量稍低于中晚生桑,而秋季早生桑和中晚生桑两者相近,其中新一之濑、洞庭一号春季含糖量较少,粗蛋白较多,其产茧量较高;璜桑14号不论在春季或秋季,由于含糖量、粗蛋白含量都较高,其产茧量也高。  相似文献   
5.
家蚕品种稳产性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区域性联合方差分析法,回归系数法和变异系数等三种方法,测定了家蚕品种稳产性.方差分析法用遗传和环境互作效应分解出稳产性参数(?)和(?).回归系数法主要说明两种依附环境的大小.平均效和变异系数说明平均产量高低是丰产性能的表现,其数值变异度小,品种稳产性好.三种方法测定结果,大致都有一致倾向,平均产量高.变异系数小的品种,回归系数也小,稳产性参数(?)在0—1之间,(?)接近于1.在三种方法比较中,单纯看品种的稳产性,不追求稳产性原因.以平均数和变异系数测定品种稳产性比较简单易行,便于统计.其余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繁复.  相似文献   
6.
<正>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夏秋用二化性日系品种“532”,本品种具有好养,三齐(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丝质优良,茧丝长较长,产附良好,产卵量多,良卵率高等优点。1981年我们针对苏4孵化不齐的问题,试配成(苏3×秋3)×532三元杂交种,经历次实验室及农村大面积生产鉴定结果表明:具有好养、“三齐”的特点,主要经济性状超过(苏3×秋3)×苏4。产量提高5%以上,茧层率绝对值提高0.5—1%,一粒丝长增长100米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预期效果。现将“532”育成经过与三元杂种配制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蚕丝是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丝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声誉,其中尤以净度、解舒关系更大.近年来在新品种的推广过程中,往往由于解舒、净度不良影响生丝品位,对缫丝工业以及外贸出口带来损失.本文就家蚕茧丝性状中解舒、净度性状的遗传与改进效果分别阐述如下,供家蚕育种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夏秋用蚕品种丰一×54A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统选择的方法。经累代高温多湿环境下培育,育成了抗逆性较强,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茧丝质优良的中系蚕品种“丰一”和一粒茧丝长长、综合性状较优的日系蚕品种“54A”,并都具有较强的抗氟性能。其一代杂交种通过实验室以及江苏省共同鉴定结果表明:比对照种苏3·秋3×苏4万蚕产茧量提高5%,万蚕茧层量提高13%,解舒丝长增长100—200米,净度95分,强力3.8—3.9克/旦。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