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利用桑园冬季休产期进行桑园套种马铃薯与大田单种马铃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套种马铃薯平均每667m^2投入240元,是对照单种马铃薯投入567元的42.3%,桑园套种马铃薯出苗率达到对照水平,薯苗生长比对照稍差,在受到强霜冻影响下每667m^2产薯量为327kg,产量是单种721kg的45.3%。  相似文献   
2.
家蚕新品种“桂蚕一号”推广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新品种“桂蚕一号”(9· 10× 7· 10 )在我市农村推广饲养 ,经实地调查 ,虽遇高温、叶质差等不良环境 ,但与当家品种“两广二号”相比 ,强健性无明显差异 ,实用孵化率 96 .5% ;虫蛹率 93.5% ;全茧量 1.52克 ;茧层量 0 .32克 ;茧层率 2 0 .99% ,分别比对照提高 15.9%、2 0 .2 %、3.91%。张种单产达 4 3.0 4公斤 ,增产 4 .2 1公斤 ,增产 10 .84 %。张种产值 84 3.8元 ,增值 82 .5元 ,深受农民欢迎 ,“桂蚕一号”是一对高产、高效、优质的新蚕品种  相似文献   
3.
白水垌屯地处贵港市农业经济较发达的港南区桥圩镇,全屯68户人家,务农劳动力只有47人,耕地182亩,其中旱地31亩,人均耕地只有0.6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屯.  相似文献   
4.
我市是198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确立为桑蚕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几年来桑蚕生产在农业部门的积极努力和供销部门的配合下,以科技为先导,贯彻以消毒防病为中心的养蚕丰产技术,桑蚕茧连年获得大幅度增产,提前一年实现年产500吨蚕茧(万担)的桑蚕基地目标.1991年同1988年相比:桑园面积增长3.97倍,养蚕量增加1.976万张,增长3.98倍,产茧量增加42.3万公斤,增长3.94倍.  相似文献   
5.
万玉新 《广西蚕业》2003,40(2):44-45
白水垌屯地处贵港市农业经济较发达的港南区桥圩镇,全屯68户人家,务农劳动力只有47人,耕地182亩,其中旱地31亩,人均耕地只有0.6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屯。白水垌从1987年黄葵福户开始涉足种桑养蚕以来,该屯养蚕业逐年稳步发展,现有养蚕户数36户,桑园124亩,其中43.5亩是白水垌人近两年来以每亩每年300~350元租金从邻屯租地或转包桑园而来的。2002年全屯养蚕809张,产鲜茧1.71吨,销售收入17.2万元,产平板丝2035公斤,销售收入18.31万多元,合计收入35.51万多元,平均亩桑产值2863.7元,平均每张蚕种产值438.9元。白水垌屯2002年在全国茧市低迷的情…  相似文献   
6.
小蚕托养共育是小蚕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小蚕托养共育具有确保小蚕共育用叶叶质、提高小蚕质量、减少共育室劳动力投人等作用,能更好地解决当前专业化共育室叶质下降和请工难的矛盾。采用小蚕托养,可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专业化共育已成为小蚕共育的主要经营模式,本文分析了《小蚕共育技术规程》共育批次间隔时间15d的要求与专业化共育需求的不适应性,对开展的共育批次间隔时间调整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收蚁批次间隔5-6d和8—9d,更有利于叶质的改善和桑叶的利用,更有利于克服请工难的问题,可提高小蚕共育的经济效益,但要加强消毒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区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小蚕共育专业户蓬勃发展,经营规模也逐步扩大,普遍存在着超负荷生产的现象,因此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现列举如下,请小蚕共育经营者注意。  相似文献   
9.
万玉新 《广西蚕业》1998,35(4):13-15
苏岗村是贵港市南区八塘镇的一个小村,全村390户,人口不足两千人。有旱地53.36多公顷,水田47.29公顷。在市蚕业部门的精心组织下,从1989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桑园面积连续4年翻番,1992年蚕茧产量突破“千担”大关后,生产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万玉新 《广西蚕业》1998,35(4):19-20
平板丝可作高级蚕丝被的原料。贵港市蚕丝被厂已进行了五年的大规模生产开发获得成功。本全面介绍了平板丝生产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