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2篇
  33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动物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细胞和其它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 ,这些细胞因子是重要的信息传递物质 ,特别在免疫、炎症和造血系统等生物学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 ,细胞因子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新的细胞因子不断被发现 ,大量的细胞因子正在或将要应用于医学临床。细胞因子的研究带动了整个免疫学的发展。其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了动物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包括细胞因子与免疫抑制的关系、细胞因子在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治疗剂、构建新型基因工程苗以及细胞因子对于蛋白质、脂肪和葡萄糖代谢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评价夏播花生区试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对2007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试品种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周花4号评价指标是0.7089,综合表现最优;其次是W9847—1—3—4—1,其综合评价指标是0.6352;豫花6号评价指标是0.3630,综合表现最差。此结果与试验地实际表现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沙尘暴应急监测方法研究中,通过对总悬浮颗粒物采样仪器及各种采样参数的研究确定和降尘采样器的研制,制定出沙尘暴应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果蔬籽油是由果蔬籽经压榨或萃取工艺制得的植物油脂。果蔬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机酸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果蔬籽油抗氧化、抗癌、调节血脂和调节免疫系统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果蔬籽油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果蔬籽油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保持其优质、高产特性,防止混杂、退化,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优质种子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宛淑艳  袁迎  陈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82-4383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产生圆球状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诱导芽分化约20 d后,2瓶被污染,11瓶开始芽点分化。3.00 mg/L 6-BA的处理效果最佳。诱导生根11 d后,1瓶被污染,2瓶出现叶子干焦的现象,17瓶长势良好。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50 mg/L+NAA0.15 mg/L,诱导率为60%;丛生芽分化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30~0.50 mg/L+IBA 0.20 mg/L+活性炭0.5%。[结论]该研究为芦荟的快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AIM: To study the immunogen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xenogeneic swine corneal stroma as biological carrier for cornea reconstruction and to reconstruct corneal endothelial tissue with this carrier in vitro. METHODS: (1) The lymphocytes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F344 rats were immunologically labeled by anti-rat CD25-FITC and anti-rat CD4/CD8-PE, then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at 12th, 90th day after intracorneal implantation with fresh and dehydrated swine corneal stroma. (2) The fresh and dehydrated grafts made of swine corneal stroma were implanted intralamellarly in corneas of New Zealand rabbits. Clinical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monthly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s were made at 14th, 30th, 60th, 120th and 240th day. (3) The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were seeded on the Descemet's membrane of the dehydrated swine corneal stroma, then cultured in the medium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laminin for 7 days. The morphology of reconstructed tissue was tested by microscope. RESULTS: (1) Compared to isograft group and negative control, the expression CD4+CD25+, CD8+CD25+ and CD4+/CD8+ of xenograft rat group implantation with swine corneal stroma did not appear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tatistics (P>0.05). (2) In the total 12 rabbits, all the cornea grafts survived without rejection reaction, corneal haze or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The fresh grafts got transparent after 2 months, and the dehydrated grafts got transparent after 6 months. Histological study demonstrated both fresh and dehydrated stroma grafts had fused with rabbits'corneal stroma very well without lymphocytes infiltrating. (3) As shown in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s, the reconstructed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tissue was similar to the nature tissue. Cultured cat endothelial cells connected tightly to each other and attached to the Descemet's membrane closely. CONCLUSION: Swine corneal stroma has low immunogenicity and satisfying biocompatibility,it is an ideal biological carrier for cornea reconstruction in vitro.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芬兰原种北极狐改良提高地产狐的效果,对芬兰原种北极狐、改良提高(大虞)北极狐(F4~F5)、地产北极狐主要表型遗传性状(体型、体况、毛绒品质等)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数据对比分析,评定了芬兰原种北极狐改良提高地产狐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5种等氮等能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0.069±0.005)g的凡纳滨对虾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90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以维生素A醋酸酯为维生素A源,用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添加量分别为0、18、365、4和72 mg/kg)的饲料喂养凡纳滨对虾,试验期11周。结果表明:在养殖前4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显著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P<0.05),提高其对饲料利用效率(P<0.05),而对对虾的成活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第11周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并不能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成活率(P>0.05)。维生素A对对虾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对虾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A对对虾血清中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液红细胞数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A或过量添加(超过36 mg/kg)均导致血清中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细胞总数显著下降(P<0.0 5),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 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维生素A添加量与对虾增重率的变化关系,表明在试验前4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量为2 2.5 0 mg/kg;1 1周试验期间,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适宜添加量为1 8 mg/kg;以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为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最适添加量为5 9.5 1 mg/kg。  相似文献   
10.
单精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技术(ICSI)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将体外受精研究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结合起来,比以往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大大降低,使其无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还是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生理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小鼠精子及小鼠精子与GFP基因孵育后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ICSI,获得子代鼠。提取鼠尾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 blot进行整合检测。在发育至成年的11只小鼠中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到3只阳性(27.3%)。结果表明,利用ICSI技术可以高效地生产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