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生产上的鱼种培育通常是指将寸片小规格鱼种经过4~5个月的精心饲养使之达到全长12~20cm、尾重40~100g这样大规格鱼种的全过程。长吻(鱼危)鱼种培育的关键技术,一是转食驯化,二是配合饲料。 1.转食驯化 根据我们的经验,转食驯化宜在几十平方米的小水泥池里进行,转食之后的饲养则在几百到一千平方米的泥底鱼池里进行为好。 每平方米标准池可放养长吻(鱼危)寸片100~200尾,让其在池内适应1~2天后就可投喂转食用的人工配合  相似文献   
2.
成鱼饲养是把越冬后的鱼种(或二龄鱼种)饲养到合乎食用规格的商品鱼这一生产过程。根据各地不尽一致的消费习惯,尾鱼400~1500g的长吻鮠颇受欢迎,这种规格成鱼的饲养周期为1~2年。 长吻鮠自身的若干特征如吻很长、口下位、取食笨拙、游动迟钝、耗氧率高等决定了它宜于单养,一般不能跟抢食能力强、价值又较低的鲤、鲫、草鱼、革胡子鲶、罗非鱼等混养。广东顺德市在养鳗土地里混养长吻鮠取得的成功则说明它还是能够与少数几种鱼搭配饲养的。 迄今,最成功的成鱼饲养方式是微流水池塘单养,网箱与流水池(包括温流水)饲养也都有了成功的典型,工厂化饲养有待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