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浮头是水体中溶解氧降至鱼类或水产动物不能正常呼吸时,鱼类等动物头部浮出水面的现象。(一)浮头的原因1.因鱼池上下水层急剧对流而引起浮头。炎热的夏、秋高温晴天,精养鱼池水白天浮游植物营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水底层耗氧得不到补充,在厌氧菌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目的氨氮高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当氨氮≥0.2毫克/升时,鱼类摄食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生长不良或停止生长,饲料系数上升。池塘非离子氮浓度过高,超过鱼类最高生理耐受能力时,使鱼类生长缓慢甚至发生急性死亡,将对鱼、虾造成危害,毒性与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河豚鱼也称红鳍东方鈍,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硬骨鱼类。河豚鱼因其肉白如霜,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被誉为"鱼中之王",是人间的一道美味佳肴,故有文人曾以"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鲜无味"而赞之。时下一股河豚鱼养殖热潮正在祖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发展潜力巨大。江苏省金湖县以《河豚鱼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托,于2018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鱼常见鳃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养鱼常见鳃病有5类:细菌性鳃病、霉菌性鳃病、原虫性鳃病、吸虫类鳃病和营养性鳃病,分别总结了其症状、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体中某种气体过饱和,可能引起水产动物患气泡病,越幼小的个体对其越敏感,因此鱼类气泡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尤其对鱼类幼苗危害最大,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甚至全部死光;  相似文献   
6.
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虾种放养、投喂管理、水质管理、病敌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池塘小龙虾苗种繁育及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和定期使用的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氧气的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积累的氮素硝化过程受阻,形成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高,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2毫克/升后,亚硝酸盐将对水体中养殖的鱼、虾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鱼类生活在水中,主要的呼吸器官是适应水中呼吸的鳃,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鳃的发病率很高,因此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将鳃病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鮰即美国鮰鱼,属鲶形目。鮰科,是一种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淡水鱼类。是我国20世纪末从美国引进的鱼类新品种。其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没有肌间小刺、肉味鲜美、粗蛋白含量18%,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丰富的鲜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5%。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易饲养和产量高等优点。其生长适温范围为0~38℃。  相似文献   
10.
春天气温升高,随着池水温度的逐步回升和亲虾出洞摄食后营养的增加,仔虾已开始散落到池中自由生活,池塘水体中养殖密度也迅速增大。因此,在春季小龙虾苗种培育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确保全年小龙虾养殖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