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不同外源激素对鲤鱼斯氏小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鱼类的生产繁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鲤鱼繁殖期前,分别腹腔注射外源激素E2、HCG、HCG+CS,每7d注射1次,共2次,14d后观察其形体指标变化和cs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肉眼观察发现,对照组CS外观松弛,较柔软;各处理组cs外观较充盈,有紧绷感。显微观察发现,对照组CS细胞处于生长初期或中期;E2处理组CS细胞处于生长中末期;HCG+CS处理组CS细胞处于生长末期;HCG处理组CS细胞处于分泌期。HCG处理组鲤鱼的发育进程比HCG+CS处理组更快。对照组雌、雄鲤的平均GSI分别为12.080%和4.630%;其CS平均重量为9.050mg/尾。雌、雄鲤的CS重量与GSI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00和0.658,决定系数分别为0.81和0.54.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3.69+0.29x和y=3.83+0.37x。[结论]初步研究了外源激素与CS间的相互作用,为渔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娇柔塔胞藻中提取粗脂,并经硅胶柱层析将粗脂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粗脂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抗3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粗脂对3种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石油醚洗脱组分在脂溶性化合物中含量最高,但无抗菌活性;苯洗脱组分含量最少,但抗菌活性最强。对3种洗脱组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苯洗脱组分成分较复杂,但以1-丙氧基、2-丙醇的含量最高;乙醇洗脱组分富含脂肪酸成分。娇柔塔胞藻的抗菌活性是其脂溶性化合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雨生红球藻生长、虾青素累积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对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生长速率、虾青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生长速率和虾青素含量随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SOD活性 和GSH-Px活性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而T-AOC则随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藻细胞密度、生长速率、虾青素含量和T-AOC均在培养温度为25℃时达到最大值,而SOD活性和GSH-Px活性在培养温度为35℃时最高;藻细胞内虾青素和抗氧化酶的抗氧化活性互为补充。本研究结果为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培养和虾青素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混菌固态发酵技术对副产物苹果渣的生物发酵体系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产物在鲤鱼肝胰和肠道不同部位的离体消化率进行研究,从而为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对发酵苹果渣营养成分影响较显著的菌种比例、氮源比例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为考察对象,分别确定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进行优化;将筛选出的最优发酵苹果渣,以鲤鱼消化道和肝胰中提取的粗酶液为酶解液,采用离体消化法进行酶解动力学的深层研究.研究表明:在L9(34)正交试验的9个发酵饲料中,经极差分析,确定最佳方案为黑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2∶1∶1;氮源配比为豆粕∶尿素∶硫酸铵=0∶1%∶1%;发酵时间:72 h.将发酵后和未发酵的苹果渣用鲤鱼消化道和肝胰粗酶液进行离体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渣发酵后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远远高于未发酵的;在1~5 h内氨基酸生成量也远远高于未发酵苹果渣,且氨基酸生成量呈线性递增,酶解速度肝胰最大,其次为前肠和中肠,再次为后肠.苹果渣经发酵后蛋白质含量达到16.3%,提高了167.6%,氨基酸生成量大大提高.结果表明:苹果渣经混菌发酵后,可以变废为宝,作为新型生物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5.
雷梦云  刘宇  梁芝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41-12042
[目的]研究太行山猕猴掌、跖骨的重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颅长(体重)的关系。[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26例(♀16,♂10)成年太行山猕猴掌、跖骨所测量的重量数据,用Linear和Power两种模型进行异速生长分析。[结果]使用Power模型的拟合程度不比Linear模型拟合程度高,而且只有雄性掌骨的拟合效果较好;掌、跖骨的重量与颅长均呈负异速生长(b〈1.0000)。[结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掌、跖骨的重量变化与颅长有密切关系;利用雄性5Mc的重量变量来推测颅长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