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4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美洲鲶,生长速度快,适温范围广,无鳞、无肌间刺,鱼肉含水率低,是适宜于养殖和加工的优质淡水品种.为使其养殖与加工得到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苗种问题,因此,斑点叉尾(鱼回)的批量繁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几年来的摸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6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入手,可以保证苗种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又名红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自然分布于江河湖泊的缓流水域、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赤眼鳟肉味鲜美、肉质细嫩,适应性强、杂食性,栖息于水体中层。通过试验表明易于人工驯化养殖,具有极好的开发前景。赤眼鳟形似草鱼,体色银白、背部略显深灰色。眼的上缘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2口,面积共9亩,分别为4亩、5亩。池塘有涵洞与港河相通,水源充足,直接来自长江。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平均水深1.5米,淤泥厚度15厘米以下,鱼种放养前半个月进行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市沿江江滩养殖户利用江水养殖优势,从外地购进大规格河蟹进行暂养,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每千克净利润少则20元,多则60-80元。但是,由于大规格(150-250克)蟹较少,因此收集时间长、储存时间长,容易引起河蟹脱水或病变,暂养蟹的死亡率较高。据调查,我市河蟹暂养户从安徽安庆、和县等地购进7000多千克河蟹,平均规格225克/只,雄蟹达到200--250克/只、雌蟹150-200克/只,运输死亡1%,暂养平均死亡率20%。  相似文献   
5.
赤眼鳟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进行了野生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的人工驯养、繁殖及苗种培育,并对其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以胸腹注射法进行一针或两针人工催产,效果都较好,效应时间一般随水温升高而缩短,24℃~27.5℃一针注射后的效应时间为10~12 h;22℃~23℃两针注射(距第二针)的效应时间为8h左右;浮盘与水泥池组合式孵化方式合理、可靠,3年累计孵出鱼苗218.2万尾;赤眼鳟的孵化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在21~24℃时,一般需32 h孵出,而当水温上升至24~27.5℃时,则仅需20~24h即可出膜;鱼种培育阶段,生长较快,冬片鱼种规格也能达到10 cm~15 cm,3年累计育出赤眼鳟冬片鱼种22.81万尾,平均成活率达82.95%.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徐州本地人对黄颡鱼十分青睐,每天市场需求量10t左右,本地的黄颡鱼养殖量小,散户居多,不能形成规模,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没有一家生产黄颡鱼苗种的企业,养殖户都要到外地购进苗种,严重制约了徐州地区黄颡鱼产业的发展,为此,水产站联合万丰渔业合作社对黄颡鱼人工繁殖进行研究并获得成功,填补徐州地区黄颡鱼人工繁殖的空白,而且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两年的繁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鳝种的购进与放养鳝种是网箱养殖的关键。实施网箱养殖之前是必须了解当地鳝种的来源是否广泛,品种是否适宜养殖。1.鳝种选择从目前各地养殖黄鳝的情况分析,黄鳝至少有3~5个地方性品种。由于各地的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饵料来源充分与否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速度,因此养殖效果就不尽一致。所以如果要发展网箱养殖,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可实行人工养殖的黄鳝主要有两个品种:深黄大斑鳝,该鳝身体细长,体圆,体形标准,体表颜色深黄,有褐黑色大斑纹。从我市养殖情况看,这种鳝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鳝…  相似文献   
8.
根据泰兴市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情况及笔者的实践,发现在养殖斑点叉尾鮰过程中存在“三大因素”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即疾病因素、生化因素、人为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和防范。  相似文献   
9.
根据泰兴市养殖斑点叉尾的情况及笔者的实践,发现在养殖斑点叉尾过程中存在“三大因素”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即疾病因素、生化因素、人为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和防范。一、疾病因素鱼病是影响斑点叉尾效益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寄生虫病、细菌、病毒性疾病。1.寄生  相似文献   
10.
一级培育是指将斑点叉尾鮰上浮苗培育成6~7厘米左右夏花阶段的方法,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关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池塘准备。面积3亩,池底平坦,水深为1.3~1.5米。每亩用300千克生石灰清塘,并在放苗前20天施用水草除草剂清除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