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该试验旨在探究复合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ethanotroph bacteria meal,MBM)与棉籽蛋白(cottonseed meal,CSM)在降低鱼粉(fish meal,FM)的饲料中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基础饲料(FM为40%)为FM组,降低FM至30%,添加复合蛋白源(MBM为4%,CSM为12%)为MC组,投喂初质量为(28.85±0.04)g的石斑鱼56 d。结果显示,两组石斑鱼生长性能、存活、饲料利用和体形态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MC组肌肉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显著升高(P<0.05),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血脂含量和转氨酶以及肝脏丙二醛显著降低(P<0.05),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绒毛长度显著升高(P<0.05),肠道菌群Shannon和Simpson指数升高,菌群功能在代谢相关通路的富集度升高,环境信息处理相关通路的富集度降低。综上所述,MBM和CSM复合蛋白源能提高肝脏和肠道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发育和菌群结构。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糖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糖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以红鱼粉、鸡肉粉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源,大豆油和鱼油为主要脂肪源,分别以葡萄糖(Glu组)、蔗糖(Suc组)、糊精(Dex组)、玉米淀粉(CS组)、豌豆淀粉(PS组)和木薯淀粉(TS组)为糖源,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择健康、规格均匀的大口黑鲈鱼苗540尾[初始体重(5.01±0.04) g],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对应的6种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Suc组和PS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lu组、CS组和TS组(P<0.05),PS组和TS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lu组、Suc组和Dex组(P<0.05),Glu组、Suc组和Dex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CS组、PS组和TS组(P<0.05)。2)Glu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Suc组(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Glu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Suc组和PS组(P<0.05);Glu组和CS组血清胰岛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陆梓晔  姚春凤  车明晓  迟淑艳  谭北平 《水产学报》2023,47(3):039614-039614
实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α-LA)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3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为粗脂肪14%的基础饲料组(D1),粗脂肪14%添加α-LA组(D2),粗脂肪16%添加α-LA组(D3),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体质量(5.01±0.02) g],养殖实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D3组与D1组之间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D2组;D3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D1和D2组;D2和D3组血清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比D1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D2和D3组的肝脏空泡化面积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和D3组肝脏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显著提高,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D3组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相比D1组显著上调。D3组肌肉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和二十一碳酸含量显著升高,D2和D3组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α-LA,通过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