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2008年3月9日,我县一养鱼户的池塘发生草鱼斜管虫病,经笔者现场诊断、治疗,控制了病情,鱼体恢复了健康。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发病池塘面积2.4亩,平均水深1.2米,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鱼池用漂白粉消毒后,2008年1月5日放养平均规格520克/尾的二龄草鱼种720尾,规格为50克/尾的鲢鱼600尾,规格为50克/尾的鳙鱼120尾,规格为30  相似文献   
2.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名宝石鱼,是我国近年引进的一个养殖新品种.该鱼为杂食性鱼类,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沙县现有池塘养鱼面积667hm2,池塘养鱼产量占该县渔业总产量的70%左右,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当地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由于大部分池塘属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课题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进行了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池塘主养草鱼是沙县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其中大部分属传统的常规养殖,放养规格小,养殖周期长,养殖设备投入不足,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6.
我县现有水库养鱼面积3354亩。主要养殖鱼类有鲢鱼、鳙鱼、草鱼、鲤鱼和鲮鱼等。根据1980年沙县渔业资源调查,解放以来全县中小型水库养殖鱼类主要疾病是:草鱼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真菌引起的水霉病;后由动物引起的鱼蚤病和大中华蚤病,以及鲤鱼引起的复口吸虫病。 1986年春,我县在洞天岩水库进行网箱养鱼试验获得初步成功,1987~1988年继续进行网箱主养草鱼试验中均发现新蚤病,特别在1987年首次发现大量新蚤病,寄生数量大,死亡率高。据报道,新蚤虽在我国的东北、长江流域、广东和台湾省可见其踪迹,但到目前为止,仅在湖北省武汉市、广东  相似文献   
7.
沙县地处闽西北山区,水源充沛,青饲料资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当地淡水渔业主要养殖模式之一。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养殖鱼类,具有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营养价值高、养殖成本低等优点。但养殖草鱼疾病多、难治疗。如草鱼种阶段出血病、成鱼养殖阶段“三病”(烂  相似文献   
8.
池塘微流水养殖闽香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水妹 《内陆水产》2008,33(3):15-16
闽香鳢是闽侯县闽香水产科技开发公司选育的一个杂交新品种,它是以本地乌鳢(Channaargus)为父本,广东斑鳢(C.maulata)为母本杂交繁育的杂交子一代。闽香鳢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饲养等优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闽香鳢具有显著的杂交生长优势,是目前已知的鳢科鱼类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养殖新品种之一。2006年笔者进行了池塘微流水养殖闽香鳢高产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沙县有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鱼鸭立体养殖水库3600多亩,近年来部份水库经常发生暴发性出血病,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