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02篇
农学   232篇
基础科学   101篇
  149篇
综合类   968篇
农作物   197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464篇
园艺   273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虽然近些年我国逐渐加大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但“白色污染”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羊在采食过程中极易误食塑料薄膜等相关制品,从而出现消化道堵塞以及其他炎症,进而直接影响羊群的正常健康生长。一旦羊误食塑料薄膜,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羊误吃塑料薄膜的治疗方式与预防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油酸油菜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栽培与应用价值。本试验以一组高油酸近等基因系油菜为材料,对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高油酸材料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生长期较低油酸材料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在营养生长期低于低油酸材料,在生殖生长期高于低油酸材料。POD活性在营养生长期与低油酸材料无显著差异,在生殖生长期高于低油酸材料。SOD活性在蕾薹期以前均高于低油酸材料,在生殖生长期低于低油酸材料。整体而言,高、低油酸材料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蕾薹期达最大值。POD活性则在营养生长期较低而在花期与角果期急增,SOD活力变化同POD相似,在花期和角果期增加较明显。此外,研究通过线性拟合分析发现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旨在分析高油酸油菜生理生化指标与低油酸油菜的差异,为高油酸油菜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过园园 《福建茶叶》2017,(12):141-142
当前我国茶叶的包装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面对这种窘迫的现状,中国的设计师也开始寻求解决方案。由于茶文化自身的文化魅力,设计师便自然而然地将其文化属性运用到了茶叶包装设计之中。改变原有的茶叶包装,加入文化要素,便实现了中国茶叶包装向新形象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实验家兔肝球虫病的组织病理学的初步观察杨元清,张超威,吴嘉彤,常正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球虫病为一种动物寄生虫病,其分布甚为广泛,该原虫主要寄生于细胞内,基于其繁殖迅速,因而对宿主细胞的破坏极为严重,大量感染时,常可使动物发育不良或导...  相似文献   
7.
8.
9.
随着畜牧科技的发展,肉鸡的生产性能日益提高,上市日龄和生产周期缩短。但是在现实生产中,若肉鸡生产性能顺其自然发挥,往往会造成肉鸡前期生长过快,后期抗病力降低,一旦发病,难以冶疗,甚至不能正常出栏。因此,掌握肉鸡生长规律是提高生产性能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分类法研究了来自21种寄主植物96个病原荧光假单胞菌菌株(包括5株非荧光菌)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荧光菌菌株可分成两大组,第一组(组I)生长较慢,精氨酸双水解酶呈阴性,营养谱窄,多数菌株不利用D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L-羟脯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瓜氨酸,DL-nor-缬氨酸,L-胱氨酸,单宁酸和鼠李糖作为唯一碳源,不能利用天冬氨酸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而第二组(组Ⅱ)的菌株可利用这些化合物。组I的菌株可分为10个亚组(I1-I10),亚组与致病变种或命名种基本对应,与寄主来源密切相关;亚组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利用底物的能力不同。组Ⅱ均具有精氨酸双水解酶,营养谱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