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究主要气象因素对浮游藻类单因素和综合影响特征,选择典型封闭水体中心湖,研究了2008-2011年气温、风和降雨对浮游藻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选取春末和夏季藻类生长期的典型降雨事件,通过逐日密集观测,探讨气象因素对浮游藻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温显著影响藻类的生物量和季节变化,风是藻类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降雨是重要的辅助因素。当气温大于15℃时,强风力扰动和频繁降雨均能直接或间接抑制藻类生长。当气温大于20℃以后,风及其引起的水力扰动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弱风条件下,气温基本在30℃左右,经过强降雨刺激后,Chl-a浓度突然升高,最大值接近120μg/L,短时暴雨会造成水体营养盐浓度成倍增加,有效地刺激了藻类生长,而长时间的降雨主要通过稀释效应和水下光强降低抑制藻类生长增殖;在连续大风天气条件下,日均风速大于3.1 m/s时,较大强度的风浪扰动会造成藻类生物量显著下降,7.0 m/s左右的风速后可使Chl-a浓度下降50%。对于类似封闭/半封闭人工水体而言,在营养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尤其是夏季高温时,应根据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采取适宜的措施,改善水力条件,可防止藻类水华暴发。  相似文献   
2.
综合采用农用地分等理论和内梅罗指数法,将地力指数(基于基础养分含量)和清洁指数(基于重金属含量)作为2个限制性因素,提出了耕地资源价值评分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上海市崇明区6个乡镇的典型耕地进行评分,结果表明6个乡镇得分介于81.90~91.80,平均为86.05,均达到良好线标准(≥80),差异是由清洁指标和地力指标共同均衡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建设镇,清洁指数得分较低。在此基础上,以现状理想亩为基准,对耕地几何面积进行修正。与仅采用地力指标或清洁指标的单一判定法相比,本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耕地的价值,可为相关行政部门提供便捷有效的管理手段,达到提升耕地质量和保障农产品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