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池塘条件1.塘口选择一般的养鱼池、现有的围田、低洼田均可直接使用或改造使用。为便于管理,5~10亩左右的池塘最为适宜。且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好、无污染,池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少。2.虾塘的清整与消毒老塘改造修整后,在冬季经干塘风冻,清除杂草死鱼,新塘可带水浸泡后消毒。一般在虾苗放养前15~20天进水20~30厘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全池泼洒消毒。2~3天后,再用10~20千克/亩的茶粕经48小时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杀灭塘中野杂鱼,此外漂白粉(亩用5~6千克)、强氯精(亩用1~2千克)等也有灭菌作用。消毒后5~7天方可进水。进水…  相似文献   
2.
海安县国营鱼种场一南通市水产良种场逐步探索高产高效的养殖途径和技巧,于1998年初开始了上下层鱼类、鱼蟹、鱼鳖混养试验,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具体操作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国营鱼种场地处海安县里下河地区,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水源便利,水质良好,总养殖面积为230亩。试验中,将原单养鱼类的52亩鱼池进行了鱼蟹、鱼鳖混养。放种前,对池塘进行改造修整,清理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曝晒,并加固池埂,堵塞漏洞。池塘四周设有40cm以上的防逃设施,进排水闸口设有拦护网。2…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沿海地区滩涂水产高效养殖新途径,我们在本县滩涂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池塘培育暗纹东方鲍优质苗种和套养南美白对虾及鲢鱼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6年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斑点叉尾鲴、南美白对虾、太湖青虾混养轮养技术研究项目,在斑点叉尾鲴、南美白对虾混养成品收获后进行太湖青虾轮茬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环境对中华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与自然界其他的生物种群一样,时刻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鳖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特点,对生态环境如温度、水质、光线、声音等都有特殊要求,现总结如下:一、温度的影响1.摄食自然界鳖的摄食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摄食多,冬春季摄食少,甚至停食。鳖的摄食强度的季节性变化完全受水温的影响,鳖在20℃时开始摄食,随着水温升高,摄食强度增大,30~31℃时摄食量最大,但32℃以上摄食量反而下降。2.生长鳖的生长快慢与摄食量和对饵料的吸收转换的效率直接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鳖对饵料的吸收转换率随温度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安县进行南美白对虾的沿海咸水与半咸水养殖、内陆地区淡水养殖,形成多种养殖模式,使该虾诸多生产性能优势得到充分凸显,业已成为该县渔业结构调整的亮点项目。随着养殖南美白对虾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常见病危害性加大,新病相继出现,本文简述多态壳吸管虫寄生南美白对虾、并产生病态反应的这一新发现病例,并将应急治疗技术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沿海地区滩涂水产高效养殖新途径,我们在本县滩涂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池塘培育暗纹东方鲀优质苗种和套养南美白对虾及鲢鱼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们在海安县章郭乡胡庄村村民顾正如承包的4亩塘口开展了围田套养鳜鱼、青虾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技术及结果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塘口条件试验塘口深1.8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是1994年进行改造的低洼地。放养前对塘口进行了改造修整,在塘中  相似文献   
10.
条斑紫菜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作为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较高的海藻,它具有食品、药用、保健等多种功能。条斑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适宜栽培海区的局限性与栽培技术的特殊性,而江苏省海安县条斑紫菜栽培海区面积近3万亩,全县11家紫菜企业年产一次性条斑干紫菜近10万箱,条味紫菜6万箱,条斑紫菜的育苗、栽培、加工是该县水产业的支柱产业。本项目通过研究条斑紫菜半浮动筏式栽培中的海区选择、栽培设施、苗网培育、病害防治、成菜栽培管理和成菜采收等技术关键, 1700公顷栽培海区3年平均单产9950kg/公顷,单产高于同类海区20%以上。一、栽培海区的选择栽培海区应选择离岸较远的近海辐射沙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