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褐菖鲉生长缓慢,在浙江南麂海域2001年4月30日放养0.9g的苗种,至2001年6月7日达8.3g,当年底达24.8g,2003年6月26日达112.3g。总养殖成活率20.1%,平均日增重0.14g,平均增重率0.62%。秋末至夏初低水温期是其主要生长期。冬春季养殖成活率高于秋夏季,第一年夏季养殖成活率低,仅28.1%。饵料系数为3.6,食性为杂食性,对网箱具有明显的清洁作用。在9~13%低水温期亦会摄食与生长。适温下限在7.2℃以下,适温上限在25.6℃以下。养殖方式以混养为宜,生产安排以10月份收购502左右的苗种养至翌年6月达100g以上规格出售为好,该养殖模式能避开台风期与高温期。褐鲉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近年颇受人们欢迎,其经济价值高,且我国沿海褐菖鲇苗种资源丰富,养殖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陈舜  伍德瀛  肖云朴 《海洋渔业》2003,25(4):180-183,197
三线矶鲈在浙江南麂海域5.4g苗种养成493g需30个月,养殖成活率92.1%,饵料系数7.47。苗种当年底可达62.9g,第2年底可达242g.第3年底可达493g,南麂海域三线矶鲈5~8月生长最快,日增重1.342/d,日增重率0.96%。生长适温在15.9~27.8℃(在春夏季水温上升期),生存水温下限在8℃。  相似文献   
3.
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就是在港湾外的近海较深水域设置浮绳式网箱,选择优质的鱼种,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它是在内湾传统式网箱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质、高产、高效、新的网箱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与传统内湾浮排式网箱养鱼相比,网箱组合设计科学,养殖环境好;养殖鱼类食欲旺盛、生长快;养殖病害少,成活率高;养殖密度大、产量高、投饵系数低、效益好;网箱抗风浪能力强并且投入经费少,易于推广。为了发展浮绳式网箱养鱼产业,特制定本规程介绍有关近海浮绳式网箱制作与养鱼的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养殖场地的选择、网箱的制作与…  相似文献   
4.
南麂列岛海域黑鱾网箱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1年5月5日起,对南麂列岛自然海域22500尾规格为1~2cm的黑鱾(Girella melanichthys)鱼苗进行了12个月的中间培育,至2002年5月5日平均叉长达14.5 cm,平均体重达93.7 g,成活率59.3%.其中培育出的1800尾中苗再经26个月的养成试验,至2005年7月5日,单养黑鱾均重达397.7g,养殖成活率84.5%;而与鮸状黄姑鱼混养的黑鱾均重达504.4 g,养殖成活率93.7%.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5月5日起,对南麂列岛自然海域22500尾规格为1~2cm的黑鱾(Girella melanichthys)鱼苗进行了12个月的中间培育,至2002年5月5日平均叉长达14.5cm,平均体重达93.7g,成活率59.3%。其中培育出的1800尾中苗再经26个月的养成试验,至2005年7月5日,单养黑鱾均重达397.7g,养殖成活率84.5%;而与鮸状黄姑鱼混养的黑鱾均重达504.4g,养殖成活率93.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