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以透射电镜观察4月龄、体长12~16cm、体重16~25g的苏氏(左鱼右芒)鲶(Pangasius sutchi)的肝脏组织。结果表明,苏氏(左鱼右芒)鲶肝细胞存在双态现象。根据胞质内电子密度不同,(左鱼右芒)鲶肝细胞可以区分“淡”细胞和“暗”细胞2种类型,越冬前“淡”细胞占优势,越冬  相似文献   
2.
新两兰兔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紧密相连。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对新西兰兔的生长、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且多阴雨。湿度大,适于细菌繁殖,导致新西兰兔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而且新西兰兔经过一个冬季的饲养,身体较瘦弱。因此,在春季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显得特别重要。现将笔者有关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臭氧与药物治疗兔骨性关节炎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比较臭氧及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效果。方法新西兰兔80只,采用II型胶原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诱导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10ug/ml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20ug/ml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40ug/ml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低剂量药物灌胃组;中剂量药物灌胃组;高剂量药物灌胃组;每组10只。造模4周后进行臭氧干预,同时进行药物灌胃治疗,每周2次,共4周。末次注射及药物灌胃后4周抽取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各治疗组及模型组的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臭氧治疗组与模型组间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灌胃治疗组与模型组间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出现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说明造模成功;(2)臭氧无抑制已升高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的作用;(3)药物灌胃治疗均能抑制已升高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保定大鼠和经口灌胃给药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抗衰老在治法、单昧中药方面的试验研究进展,提出应从4个方面加强中医药抗衰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探讨猴耳环水提物对肝损伤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猴耳环水提物高、低剂量组。空白组、模型组分别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组按5mg·kg-1灌胃环孢素溶液,猴耳环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分别按5.82mg·kg-1、2.91mg·kg-1灌胃,1次/d,连续给药7d。实验第一天以P.acnes染毒小鼠,末次给药前30min,空白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5ug/kg脂多糖,末次给药后采集各组小鼠血液,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P、ALB、GL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猴耳环水提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水平(P0.05)。猴耳环水提物组小鼠血清中的AST、TP与模型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猴耳环水提物能较好的改善肝损伤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肝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透射电镜观察 4月龄、体长 12~ 16cm、体重 16~ 2 5 g的苏氏鲶 (Pangasiussutchi)的肝脏组织。结果表明 ,苏氏鲶肝细胞存在双态现象。根据胞质内电子密度不同 ,鲶肝细胞可以区分“淡”细胞和“暗”细胞 2种类型 ,越冬前“淡”细胞占优势 ,越冬后“暗”细胞数量增加。鲶肝细胞与周边细胞之间存在有 3种不同的联系状态 :①相邻肝细胞间以桥粒结构连接 ;②与血窦的间接连接 ;③与胆小管邻接 ,显示了肝脏具有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功能的特点。本文还比较了越冬前后肝细胞中细胞器和内含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认为鲶越冬前贮备足够的糖原对于顺利越冬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配比对SPF级NIH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配比对SPF级NIH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从种鼠中随机抽取雄性30只,雌性60只,分别按1公:1母、1公:2母、1公:3母的方式进行配种。结果1公:2母的配种方式比1公:3母的产仔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窝产:仔数、离乳率和生长速度极显著的高(p〈0.01):与1公:1母比较产仔数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1公:2母的配种方式为NIH小鼠的最佳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9.
苏氏Mang鲶肝脏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展强  符路娣等 《中国水产科学》2002,9(4):296-299,W003,W004
以透射电镜观察4月龄、体长12-16cm、体重16-25g的苏氏Mang鲶(Pangasius sutchi)的肝脏组织。结果表明,苏氏Mang鲶肝细胞存在双态现象。根据胞质内电子密度不同,Mang鲶肝细胞可以区分“淡”细胞和“暗”细胞2种类型,越冬前“淡“细胞占优势,越冬后“暗”细胞数量增加。Mang鲶肝细胞与周边细胞之间存在有3种不同的联系状态:①相邻肝细胞间以桥粒结构连接;②与血窦的间接连接;③与胆小管邻接,显示了肝脏具有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功能的特点。本文还比较了越冬前后肝细胞中细胞器和内含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特点及生物学意义,认为Mang鲶越冬前贮备足够的糖原对于顺利越冬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