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调查组于2021年10月11—15日和11月8—12日对柳江及其支流龙江、洛清江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结果显示,本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的鱼类有54种,隶属于3目12科45属。其中鲤形目为绝对优势类群,包含39种鱼类,占本次调查鱼类总数的72.22%。本文对柳江鱼类资源现状、外来入侵物种情况及资源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影响金边鲤皮肤色素沉着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皮肤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为金边鲤良种培育提供候选基因信息.[方法]基于突变型金边鲤黄色皮肤(Y组)和黑色皮肤(B组)及野生型金边鲤黑色皮肤(W组)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分析获得部分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基因间的相关性.[结果]依据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ACT3、MYH2、TPM1、TPM2和TPM3共5个来源于心肌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及与细胞动力相关的基因;除ACT3基因外,其余4个基因(MYH2、TPM1、TPM2和TPM3)在Y组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和W组(P<0.05,下同),与转录组分析的差异基因表达趋势一致.MC-1R、TYR、TYRP1和TYRP2等4个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在金边鲤皮肤中的表达情况为:B组皮肤中MC-1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Y组和W组;TYR、TYRP1和TYRP2基因在3组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排序均为W组>B组>Y组,其中W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组和Y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C-1R和TYR基因与ACT3、MYH2、TPM1、TPM2和TPM3基因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TYRP1和TYRP2基因与这5个差异表达基因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CT3、MYH2、TPM1、TPM2和TPM3基因及其所在的心肌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可能影响黑色素合成与运动,且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存在相关性,可作为金边鲤体色变异研究中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马口鱼为试验材料,检测其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雄性马口鱼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雌鱼(P<0.05)。雌雄马口鱼肌肉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包含必需氨基酸(EAA)7种,半必需氨基酸(HEAA)2种,呈味氨基酸(FAA)4种,其他非必需氨基酸(NEAA)4种。雄性和雌性马口鱼肌肉氨基酸评分分别为0.72~2.15和0.92~2.13,化学评分分别为0.41~1.66和0.52~1.64;马口鱼肌肉共检测到2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9种,不饱和脂肪酸1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10种。指出,雌雄野生马口鱼肌肉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美等优点,但在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和组成上,雌鱼较雄鱼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不同鲤群体的遗传进化差异,明确金边鲤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进化多样性,为深入开展其遗传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分析金边鲤、晒江鲤、太湖鲤、福瑞鲤、建鲤、兴国红鲤和黑龙江野鲤等7个鲤群体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D-Loop区序列,通过MegAlign 7.0和DnaSP 5.0对多态位点数(S)、单倍型数(H)、核苷酸多样度(Pi)、单倍型多样度(Hd)、平均核苷酸差异(K)及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等遗传信息进行分析,运用Arlequin 3.5进行基因AMOVA分析,并以MEGA 7.0的邻接法(NJ)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获得7个鲤群体的COⅠ基因序列长787 bp和D-Loop区序列长878 bp.7个鲤群体间的COⅠ基因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5,其中金边鲤与晒江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大(0.0011),与建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小(0.0004);D-Loop区序列平均遗传距离为0.0292,其中金边鲤与黑龙江野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大(0.0269),与福瑞鲤和建鲤的群体遗传距离最小,均为0.0102.在161份样品中,COⅠ基因共检测到12种单倍型,以单倍型HAP2最多;D-Loop区序列共检测到41种单倍型,其中HAP1、HAP2、HAP3、HAP4、HAP6、HAP7、HAP13和HAP15为金边鲤的特有单倍型.COⅠ基因的群体间变异贡献率为19.27%,群体内变异贡献率为80.73%;D-Loop区序列的群体间变异贡献率为20.29%,群体内变异贡献率为79.71%.从基于K2P遗传距离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可看出,建鲤、福瑞鲤和太湖鲤3个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且同时与金边鲤聚为一小支.[结论]金边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可进一步选育获得金边鲤独有的优良性状品系,或通过基因辅助技术与其他鲤品种进行杂交而获得更优秀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金边鲤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MyBPC3)基因的序列结构和组织表达特性,并分析其在金边鲤体色变异调控机制中的功能作用,试验采用RACE技术克隆金边鲤MyBPC3基因cDNA全长序列,检测分析其组织表达量及该基因与TYR、TYRP1、TYRP2和MC-1R等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yBPC3基因cDNA全长4253 bp,开放阅读框3783 bp,共编码1260个氨基酸。软件预测该蛋白分子质量为141.57 ku,理论等电点为6.42,并潜在22个PKC磷酸化位点和5个PKA磷酸化位点。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显示,金边鲤MyBPC3基因与鲫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BPC3基因在金边鲤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脑、皮肤、肌肉、脾脏、肝脏、肠道和肾脏组织(P<0.05),且该基因在金边个体心脏和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黑色个体(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yBPC3基因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C-1R、TYR和TYRP2基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MyBPC3基因可能参与了金边鲤皮肤黑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