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鲁南沿海台风过境并不多见,但隔年也时有发生,例如2012年8月2日10号台风“达维”过境日照市,导致沿海多处养殖场渔业设施受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其中有20多公顷海水池塘溃坝决口,养殖的虾、蟹、鱼多逃逸流失。  相似文献   
2.
鲁南沿海台风过境并不多见,但隔年也时有发生。例如2012年8月2日10号台风"达维"经过日照市,导致沿海多处养殖场渔业设施受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其中就有20多公顷海水池塘溃坝决口,养殖的虾、蟹、鱼多逃逸流失。台风灾后渔业主管部门指导帮助养殖户进行了积极的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使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现以鲁南、苏北沿海8月份发生台风灾害造成海水池塘养殖的虾、蟹、鱼大量逃逸流失,不能正常养殖,进行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3.
我国利用塑料暖棚培育对虾苗的历史已有24年。首次试验是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1987年承担省水产厅下达的"越冬亲虾早育虾苗培育技术",于1988年首次成功。当时我国的养虾业以北方的中国对虾为主,人工越冬亲虾及工厂化育苗技术已成熟,但早茬虾苗在北方由于气温低不能放养,只能卖给南方,这影响了北方沿海养虾的经济效益。省厅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养虾前应将养殖池、进排水渠道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泥和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和杂草。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  相似文献   
5.
我国利用塑料暖棚培育对虾苗的历史已有24年。首次试验是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在1987年承担的“越冬亲虾早育虾苗培育技术”,于1988年试验成功。利用塑料暖棚培育对虾苗,可使对虾在气温较低、发病较少的前期下加快生长期30天左右,可提前利用集中上市的蓝蛤资源,提前达到商品规格,是提高养虾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该技术在鲁南地区很快普及,并在北方沿海推广。利用塑料暖棚培育对虾苗,在北方可养2茬虾,在南方可养3茬虾。最主要的是可使活虾反季节上市获取季节差价,调节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6.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虾反季节养殖新技术,一改春季放小苗,夏秋收获成虾的常规,养殖模式为夏秋投放小苗,养成半成品虾(火柴杆长度的“火柴虾”),经越冬后,春季再放养,经短期养殖育肥,提前1个月上市,抢占北方市场“独此一家”,其价格由6—7月每千克30~40元,提高到每千克120~140元,并大大降低了养殖期暴发流行病的风险。其原理在于:夏秋小苗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虾高效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虾的养殖单产一直很不稳定,虾农多采取轮捕轮放,与梭子蟹、贝类等混养,产量不高,一般亩产20-30千克,达到50千克的就很少。目前制约日本对虾产量和效益的瓶颈主要是养殖技术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日本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可显著提高日本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是全世界危害最严重的对虾病毒。目前对于该病毒尚没有特效药对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预防感染,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健康养虾。笔者从1993~2003年在3.33 hm2(50亩)虾池中连续做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危害以来,海水虾类养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般虾农抗风险能力差,不贸然在天然海水池塘中单养虾类,而是多品种混养,大大降低了由于病害而绝产的风险。下面介绍虾、蟹、贝混养,四放五收。这种方法混养的品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菲律宾蛤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