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9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复振  李志诚 《海洋渔业》1983,5(3):117-119
<正> 东海水产研究所在1980~1982年对东海大陆架外缘和大陆坡深海渔场进行调查时,采得不少石蟹类,这是比较大犁的甲壳动物,属于寄居蟹总科 Paguridea 石蟹科 Litho-didae。特征是头胸甲蟹形,腹部向下折,螯足很发达,第1~3对步足亚圆柱形,第4对步足细小,折向鳃间。雄性无腹肢,雌性渐减少,无尾肢。日本及苏联已大量采捕石  相似文献   
2.
李志诚 《海洋渔业》1983,5(3):133-133
<正> 中国水产学会捕捞与渔船驾驶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3月6~8日在烟台召开了东、黄海拖网囊网网目研究的评审会,邀请了科研教育、渔业生产单位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由东海水产研究所和黄海水产研究所负责的东、黄海拖网囊网网目的研究项目进行了评审。该课题是1980  相似文献   
3.
近来,上海农贸市场上常见一种甲壳坚厚、头胸甲和螯足膨大的活虾出售,兜售者称之谓“龙虾”,其实非也,它的名称叫“淡水螫虾”。龙虾是一种大型虾类,生活在海底,我国南海有出产,它与螯虾在分类上分别属於两个族,因此不能混淆。淡水螯虾原产美国南部,大约在50年前被引入日本和我国。这种虾的生命力极强,在河浜、污水沟中均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虾类资源和其它水产资源一样,数量丰富,品种繁多,沿海渔民历来将其作为重要渔业对象。近几年来,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下降,人们对虾类资源更加重视,由于各方面注意调查研究,探索新虾场,研究捕捞技术,开展养虾试验等,虾类产量逐年有所上升,虾渔业在整个海洋渔业中逐渐占有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象山港移植放流中国对虾产卵场调查AINVESTIGATIONSONTHESPAWNINGGROUNDOFSTOCKEDPENAEUSCHINENSISINTHEXIANGSHANBAY沈新强顾新根李志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  相似文献   
6.
李志诚 《海洋渔业》1983,5(2):79-79
<正> 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13~18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40多个单位的100余名代表,欢庆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会成立。  相似文献   
7.
李志诚 《海洋渔业》1982,(4):184-184
<正> 上海市郊区渔业指挥部于今年3月2~4日召开了今年早春汛海洋生产会议。为使机帆船生产能闯出一条新路。水产局长黄大明同志说:“2年前东海所的同志根据长江口虾类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捕虾的建议,使机帆船上半年渔业生产有了苗头。今年1~6月,只要捕好长江口的虾,即可保本,这样人心就安定了。再抓好冬汛带鱼生产,那就更好  相似文献   
8.
李志诚  王复振 《海洋渔业》1987,9(5):216-216
<正> 在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阿拉斯加沿海、西格陵兰、北美沿岸、察堪加沿岸、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北海道等海域,分布着不少大型甲壳动物,形成传统的甲壳动物渔场,这些大型甲壳动物,不仅个体大,数量也很多,经济价值很高。例如堪察加拟石蟹ParalithodesCamtschaticus(Tilesins,1815)(属歪(异)  相似文献   
9.
春玉米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洛南川道地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品种对玉米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A2B3C3D1和A2B3C2D1,即品种陕911,密度5 25万株/hm2,施氮量375kg/hm2,施磷量195kg/hm2或150kg/hm2。  相似文献   
10.
李志诚 《海洋渔业》1988,10(5):230-230
<正> 编辑同志:我看了贵刊1988年第1期报道“普陀渔民捕获人工放流中国对虾近20吨”这一则消息,既高兴,也感不安。高兴的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84年摸索出一整套中国对虾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科学方法,并和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普陀区渔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先后在象山港、普陀樟州港湾等海域投放了上亿尾的中国对虾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