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探究竖管通气对覆盖栽培条件下雷竹生长的影响,为雷竹林集约化经营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本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不覆盖不通气(CK)、不覆盖通气(A)、覆盖不通气(M)、覆盖通气(MA),分析各处理的土壤氧气浓度、土壤矿质元素以及雷竹根系活力、光合参数等指标,探究通气对集约经营雷竹林生长及立地条件的影响。与不覆盖处理(CK)相比,覆盖处理(M)显著增加了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的含量,而覆盖加通气处理(MA)则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物质的分解;在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的各土层中,覆盖通气处理(MA)下的土壤氧气含量比覆盖处理(M)分别提高了:26.19%、28.36%、30.77%、26.92%(P<0.05)。MA处理下的雷竹根系活力比M处理增加了57.16%(P<0.05),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49.47%(P<0.05)。竖管通气显著改善了雷竹林因长期覆盖经营而引起的土壤缺氧、雷竹根系生长不良、净光合速率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康普顿散射提出以来,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基于NaCl和KCl溶液的康普顿散射,通过一定的近似处理,从理论上分析适合这两种溶液的康普顿散射光子数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然后,通过康普顿散射实验验证康普顿散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了从更微观的角度来把握NaCl和KCl溶液康普顿散射的机理,笔者立足于密度泛函理论对NaCl与KCl溶液的电子结构作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除质量密度、散射衰减因子以及溶液的浓度外,电子数密度和电子受到的束缚也对康普顿散射光子数有影响,其中,电子数密度是影响NaCl与KCl溶液康普顿散射光子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佛顶山昆虫本底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资源管护,2017年5月~8月集中对佛顶山昆虫资源进行调查。与之前文献记载相比,调查发现佛顶山新纪录昆虫47种,分属于4目20科。对确定到的536种昆虫进行分析得出,佛顶山昆虫所在的区属归为15类。依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面貌分析,佛顶山昆虫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可划分为区系型共40种,以"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式跨区区系型中最多。佛顶山与梵净山昆虫相似度达24.6%略小于佛顶山与雷公山的27.6%。三地同时具有20目昆虫,共同物种有67种,占佛顶山物种的12.4%。佛顶山作为梵净山和雷公山的中间连接,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掌握其昆虫资源的多样性对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摘要:电解锰行业较聚集的松桃河流域锰污染问题突出,但其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尚不明确。本文根据现场调研和监测,了解了松桃河主要藻类的分布和生长情况,并对松桃河的水质指标、底泥和藻类的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松桃河有藻类聚集生长的区域较少,主要在部分河水流速较缓、周边有居民区的受污染河段发现了附着在河底石块上生长茂盛的水绵属(Spirogyra)和刚毛藻属(Cladophora)丝状藻群落;松桃河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锰,流经锰聚集区的河段超标情况明显,丝状藻和底泥的Mn含量均较高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但两者的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丝状藻呈现出对金属离子选择性的累积,特别是对Mn的累积能力较强,同时水绵属丝状藻和刚毛藻属丝状藻也展现出对金属元素累积能力的差异性;丝状藻中的Mn等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底泥,其次来自河流,丝状藻的锰含量比较综合的反映了河流的锰污染水平和累积情况;松桃河的活体丝状藻对Mn的富集系数达到2.6以上,显示了超强的锰富集和耐受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