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9篇
园艺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蚌要求水中溶氧量有5毫克/升以上,这对于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野生河蚌是不成问题的,因为这些天然水域中的正常含氧量达8—12毫克/升以上。但是,人工育珠蚌和人工繁殖河蚌的生活环境就不同了,人为的造成了密度大、呆沟呆塘以及污染等,导致  相似文献   
2.
兴化林湖三场为迎合市场需求,提高效益,在前两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1995年把500亩水面改成鱼鳖混养,经验收共产成鱼31.75万公斤,成鳖1.5万公斤,即亩平产鱼635公斤、产鳖30公斤。林湖三场1995年亩平产值1.58万元,亩平毛  相似文献   
3.
张胜明 《科学养鱼》1989,(3):22-22,28
珍珠质量不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细胞小片质量的优劣,是其中原因之一。现分十点,一一介绍。一、不同蚌龄的细胞小片对珠质的影响不同年龄的三角帆蚌制备的细胞小片所培育的珍珠质量也有差别。二龄三角帆蚌所制备的细胞小片育成的珍珠比六龄三角帆蚌所制备的细胞小片育成的1—3级珍珠高出32%。二龄三角帆蚌没有等外珠,而六龄三角帆蚌等外珠占40%。这是由于老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河蚌育珠户习惯于春季植珠手术,而忽视了秋季植珠手术。其实不然,秋季植珠手术比春季植珠手术更好。一、春季的河蚌因从越冬过渡而来,有体质较瘦、抵抗疾病能力差等弱点,因此早春植珠手术的育珠  相似文献   
5.
河沟养鱼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河沟纵横,水质肥沃,又有养鱼历史经验,生产潜力很大。江苏省兴化市老圩乡五好村杨文世1988年承包河沟4亩,进行精养,年产成鱼  相似文献   
6.
竹荪作为一种名贵的真菌,它在人工栽培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报道。笔者从事竹荪栽培试验两年,初步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生物效率在35%左右。本文主要介绍培养料腐熟程度与出菇的关系。(一)供试菌株:菌株为长裙竹荪菌种,引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加水1000毫升,pH 值5.8,按常规法调配、装试管、灭菌、转管接种扩大培养。(二)原种制作:培养基配方为竹块(0.5×0.5  相似文献   
7.
我省里下河地区,是水稻产区,发展稻田养鱼的条件优越,近年来稻田养鱼已成为该区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为了挖掘稻田养鱼的生产潜力,增加水稻和鱼类产量,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1985年我们在兴化县大邹乡新南村进行了稻田养鱼高产试验,平均亩产稻谷490.8公斤,鱼种49.4公斤,每亩净收入比1984年单种水稻增加1.15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兴化市竹泓镇竹一村村民刘金宝,1983年承包本村镇南河水面300亩,进行成鱼养殖,成鱼年单产25公斤左右,养殖纯收入不超过万元。1986年开始进行鱼蟹混养,春放鱼种2250公斤,较往年增加40%,人工放流蟹苗0.75公斤,规格每公斤15万只左右。年终捕大留小外,起捕商品鱼9000公斤,成蟹250公斤。鱼纯收入1.8万元,成蟹纯收入0.2万元,两者计2万余元。1988—1990年共投放幼蟹250公斤,规格每公斤50只左右,年亩平放养幼蟹0.28公斤,亩平收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近年来我省有不少单位和个人致力于发展人工繁育幼蚌,基本解决了河蚌育珠的蚌源问题,养殖者也获得较高的收益。因而刺激了许多人养蚌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不惜工本,不问销路,盲目发展褶纹冠蚌的人工繁殖。根据我们这里养殖珍珠的生产实践看,用三角帆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珍珠养殖是在1904年由御木本幸吉成功地育成有核珍珠以后,才正式以生产规模发展。日本的植珠手术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日本的小片蚌与手术蚌均经夏、秋两个季节的育肥暂养处理。育珠蚌的植珠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