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57篇
  免费   1351篇
  国内免费   2547篇
林业   5148篇
农学   3417篇
基础科学   3437篇
  3531篇
综合类   23704篇
农作物   3088篇
水产渔业   2329篇
畜牧兽医   13007篇
园艺   4997篇
植物保护   1697篇
  2024年   369篇
  2023年   1193篇
  2022年   1126篇
  2021年   1055篇
  2020年   1279篇
  2019年   1867篇
  2018年   1838篇
  2017年   1069篇
  2016年   1368篇
  2015年   1389篇
  2014年   3222篇
  2013年   2182篇
  2012年   2738篇
  2011年   2743篇
  2010年   2775篇
  2009年   2751篇
  2008年   2586篇
  2007年   2558篇
  2006年   2376篇
  2005年   2239篇
  2004年   2042篇
  2003年   1878篇
  2002年   1745篇
  2001年   1551篇
  2000年   1619篇
  1999年   1589篇
  1998年   1556篇
  1997年   1589篇
  1996年   1518篇
  1995年   1411篇
  1994年   1372篇
  1993年   1285篇
  1992年   1186篇
  1991年   1049篇
  1990年   962篇
  1989年   749篇
  1988年   367篇
  1987年   352篇
  1986年   296篇
  1985年   277篇
  1984年   252篇
  1983年   226篇
  1982年   185篇
  1981年   155篇
  1980年   109篇
  1979年   67篇
  1965年   23篇
  1964年   26篇
  1959年   29篇
  1957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农耕方式而言,该方式能够更加有效提高耕种工作的实际效率,并且保护性耕作是按照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利用植物残渣来进行土壤封盖,进而降低农田耕作的实际应用问题。同时,有效通过农药使用,也能够降低杂草和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所以它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技术。此外,在降低土地翻耕工作时,它也能够提高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它也是一种保护性的耕作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措施的使用来真正实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确保粮食产能的重要支撑。在梳理大量参考文献、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空间潜力不足、投资标准偏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归纳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总体构架,通过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结果排名靠前和提升较快的省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调查研究,围绕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资金保障以及实施管理方面,提出系统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作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果园种植管理过程中灌溉量与施肥浓度控制精度较低、不能动态调整施肥配方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多通道移动式果园灌溉施肥机。样机主要由灌溉混肥装置、吸肥装置、水肥参数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牵引式行走装置和动力系统等6部分组成。对吸肥装置关键部件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吸肥器布置方式、吸肥管道管径、过滤器类型、管道排列方式和过滤器目数等不同因素对吸肥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吸肥装置结构。开发了精确灌溉施肥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了样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施肥机可自动完成果园精准灌溉与施肥作业,动态调整施肥配方,灌溉量控制相对误差≤0.54%,EC值控制绝对误差≤0.07mS/cm,母液配比相对误差≤2.00%。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山东省草食畜牧业的产能基础、规模养殖、效率水平、产业化发展等层面入手,结合宏观环境和产业内部环境,就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发展条件与动能转换、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以及政策环境等维度分析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形势,在综合考虑各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基础上,就草食畜牧业各主导饲养品种的具体发展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钙对果树果实品质有重要改善作用,而品质又决定了其商品价值和种植效益。研究钙对冬枣品质和果实贮藏的影响作用,对于改善冬枣商品性能,促进冬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冬枣施用钙肥效应的研究鲜见报道,尚未有研究对醋酸钙等有机钙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通过在果实白熟期对冬枣叶果喷钙,研究单喷施氯化钙、醋酸钙以及两者配合喷施对冬枣品质指标以及常温下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钙可显著提高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钙、总黄酮含量和果实硬度,改善了冬枣品质;与单喷施氯化钙相比,采前喷施醋酸钙可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钙和总黄酮含量;氯化钙与醋酸钙配合喷施处理对枣果品质的改善效果与单施醋酸钙的效果相似。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采前喷施醋酸钙促进了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加速了酸度降低,减缓了Vc消耗,同时减轻了贮藏期间软化现象。与单喷施氯化钙相比,喷施醋酸钙处理更有利于冬枣保持水分,延长其货架期。综合分析认为,在冬枣白熟期喷施醋酸钙是改善果实品质和耐藏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近期,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生产能力、保障物流配送畅通、做好储备和进出口工作、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农技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与此同时,农资企业也积极响应相应,采取措施推进春耕备耕稳价保供。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栽培的适应性表现,从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亳州地区中药材马鞭草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茶毫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茶白毫的多少及隐显是评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明确茶毫中的化学组成,以富含茶毫的碧螺春、滇红、白毫银针及白牡丹4个茶样为研究对象,将茶毫与茶身进行分离,利用碳氮元素分析仪对其总碳、总氮及碳氮比进行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用来测定其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茶毫中的C、N含量分别为2.96%~4.74%和42.87%~45.58%,其中N含量显著低于茶身(P0.01),C含量差异不显著,C/N茶毫显著高于茶身;茶毫中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78%~12.46%和20.78~34.65 mg·g~(-1),其中水解氨基酸主要组分及总量均显著低于茶身(P0.01),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茶身(P0.05),而茶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游离氨基酸组分差异不显著,茶毫中茶氨酸所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显著高于茶身(P0.05);茶毫中的矿质元素普遍低于茶身,其中P、S含量极显著低于茶身(P0.01),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茶毫中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并不比茶身高,但品质成分组成比例的差异赋予了富含茶毫茶叶特有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