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河豚史考     
河豚,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记载。大约距今2200~2300年的战国时期,《山海经·北山经》曰:“(少阳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厦门之水,其中多(鱼市)(鱼市)之鱼,食之杀人。”后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提及“人食鲑肝死人”,可见我国那时候就已经食用河豚鱼,并有中毒发生。这些可认为是世界上记载河豚最早的文献,比日本要早1.000多年。以后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朝唐渊林《吴都赋》、宋朝祝(?)《事文类聚》等文献中对河豚也有详细的记载。到了明代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他对河豚的形态、习性、名称,尤其是对河豚的毒性和防治食用河豚中毒的种种措施记叙得更为详细,对渔业生物学和医学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舟山群岛有着丰富的石斑鱼资源.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石斑鱼的感觉器官,掌握钓捕方法,能够提高它的上钩率. 石斑鱼所处的水域,大部分季节是透明度不高的混水.它的习性特点是,一般在深水岩礁边栖息,随时可能遇到敌害.由于长期适应这种环境,特别是适应觅食和防御敌害的需要,致使它的视觉衰退,嗅觉、味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