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淮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淡水渔区,青、草、鲢、鳙、鳊是淮河的主要经济鱼类。1958年以前,淮河四大家鱼的捕捞产量曾占70%以上。1952年,淮河就发现有家鱼苗。安徽和江苏省1960年以前都曾设弶张捕,1958年江苏省洪泽县在淮河张捕鱼苗10亿尾。据《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记截:淮河四大家鱼产卵场有清河口、三河尖、正阳光的沫河口、鲁口子、峡山口、石头埠、黑龙潭、蚌埠铁桥附近等处。  相似文献   
2.
鲤鱼趣谈     
“眼似真珠鳞似金,赤鲤腾出如有神。”这是我国古代诗人赞誉鲤鱼优美形象的诗句。鲤鱼既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又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古代,人们视鲤鱼为上等美食。吉诗经、陈风、衡门》曰:“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河洛记》曰:“伊洛鲂鲤,天下最美。”正因为如此,古人又视鲤鱼为尊贵的象征。据《论语》载,孔子生子  相似文献   
3.
首戴荷叶发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沙头聚看人如市,钓得澄江一丈鱼。张乔,安徽池州人。咸通末年中进士,因时代动乱,归隐故乡九华山中。前二句,突出渔者狂放不羁的形象:头戴圆荷,散发不梳,以舟为家,生活水上。后二句,以二人如市”的群众场面作烘托,显示出渔者“钓得澄江一丈鱼”的非凡气质,场面热烈,朴实真切,表现了诗人对渔者的极大热情。  相似文献   
4.
重点介绍了建国以来,巢湖渔业由天然捕捞向资源保护、资源增殖过渡的发展过程,以及巢湖水生生态与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5.
吕友保 《农技服务》2007,24(5):121-121,125
介绍了冬季利用塑料大棚养殖牛蛙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杨虬然  董召荣  吕友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34-18636
重点介绍了安徽湿地面积、渔产变化以及湿地的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光休闲、特色农业等功能,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深化湿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研究,可促进生态安徽建设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朋友,请听我说, 幼鱼,不该在现在捕获。你看, 十条还不足一斤,  相似文献   
8.
银鱼漫谈     
银鱼属鲱形目、银鱼科,因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洁白如银而得名。安徽有4种银鱼:大银鱼、前颌间银鱼、太湖新银鱼及长江银鱼。人们常说的银鱼主要指太湖新银鱼(原称太湖短吻银鱼),体长约70毫米,俗称小银鱼,古称灰残鱼、白小。大银鱼,俗称面鱼,体长约170毫米,古称残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