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因组原位杂交辨别芸薹属异源四倍体AA、BB、CC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以标记的白菜型油菜(AA,2n=20)的基因组总DNA)为探针,分别同芥菜型油菜(AABB,23n=36)和甘蓝型油菜(AACC,2n=38)的中期染色体和间期核杂交,结果芥菜型油菜有20条染色体表现大而明亮的杂交信号,其它染色体上信号很弱或无,可以区分A、B基因组,甘蓝型油菜染体上表现有38个信号,A、C基因组不能分区分开来。以黑芥(BB,2n=16)的基因组总DNA为探针与埃塞俄比亚芥(BBCC,2n=34)的中期染色体和间期核杂交,16条染色体上显示明显的杂交信号,其它染色体上信号很弱,说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芸薹属中BB与AA和CC基因组间分化程度较大,而AA与CC基因组分化较小,基因组原位杂交表明最强的信号多集中分布于着丝粒区,本文讨论了这种分布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