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言印度茶园约为364,000公倾,其中189,312公倾为阿萨姆品系,面积上占52%,茶叶产量上占54%。主要栽种品种有:阿萨姆种,中国种,柬埔寨种及其它杂交种。近年来育成了一些适宜于生产上大规模种植的品系,这些品系的根系形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Barua 和 Bazbaruah,1970)。故这  相似文献   
2.
茶树秋梢芽、叶间几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秋梢从芽到第五叶,表现出3种酶谱共有15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表达。酶带PX2为1至4叶的特异性酶带,PX13带的活性及总活性,随新梢的老化而递增。PX15带的活性在2和4叶中出现两个最高峰值。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各叶片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在芽叶中表达出6条酶带、两种酶谱。多酚氧化酶活性以芽和第三叶最低,而芽又比各叶片显著地低。在各部位间活性变化较大的酶带有 PL1、PL3、PL6等。秋梢中的酯酶同工酶谱共有9条酶带,各部位的酶谱均相同。但是酶带 ES13、ES14的活性表现出随叶片老化而递减  相似文献   
3.
茶树喷施丰收牌复合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丰收牌复合有机肥含有氮(N)24.5%、磷(P_2O_5)45%、钾(K_2O)6%、铁(Fe)0.05%、钙(Ca)0.14%、锰(Mn)0.01%、铜(Cu)0.01%、锌(Zn)0.02%,另外,还含有植物激素和其他17种有效成分。可刺激土壤中微生物繁殖,增加腐殖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并对受害器官组  相似文献   
4.
茶树多酚氧化酶及谷氨酸脱氢酶的等电聚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迷迭香中鼠尾草酸含量的方法,以乙腈-0.1%磷酸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结果显示,鼠尾草酸在0.277 2~1.016 4 mg/m 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2),回收率为97.56%。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目标峰分离度良好,可为迷迭香药材以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用I型Tecator纤维素分析仪测定了不同级别的婺炒青、屯炒青绿茶及我国4套标准样的红碎茶的粗纤维含量,结果证明绿茶的级数与粗纤维含量表现出高度负相关性(r1=+0,9806,y=8,0615+1.081x,r_2=+0,9803,y=7.5971+1.0425x)。我国4套标准样的所有花色,其粗纤维含量均低于IS0规定的16.5%的上限。碎茶花色中,碎1的粗纤组含量最低,而碎6的含量最高,表现出增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的同工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福鼎,槠叶齐,鳛水大树茶(2),政和大白,1—32号,慢奇兰)为材料,用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提取酶液,结合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六个品种的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同工酶无差异,四个品种成龄树与其无性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母树的酶带数比其扦插苗要多。这些结果表明了茶树个体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表达,存在着“时间顺序性”,同时还体现了茶树不同发育时期某些生理生化代谢上的异同,对于材料的选择及早期鉴定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温度(22、24、26、28、30、32℃)和盐度(15、20、25、30、33、35、40、45)对星斑裸颊鲷胚胎发育和仔鱼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星斑裸颊鲷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适宜温度为22~32℃,最适为28~30℃;适宜盐度为20~40,最适为30~35。星斑裸颊鲷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在盐度低于25时沉于水底,大于25时浮于水面。24℃,不投饵仔鱼存活系数为14.57,仔鱼活力较好;盐度为33时,不投饵存活数值为22.8,仔鱼活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
茶叶粗纤维定量分析的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