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玉米几个数量性状生长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植物生长分析和Griffing配合力分析法,从净增量和生长速率两方面研究了玉米株高、单株叶数、单株叶面积、粒重和籽粒密度生长的遗传。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生长均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方与相对重要性、加性和显性效应、平均显性度、广义和狭义遗传力等均随性状生长而显著变化,性状终结表现的遗传状况不能反映多基因系统在生长进程中的真实作用规律。株高和单株叶面积生长过程中主要以SCA起显著作用,单株叶数、粒重和籽粒密度生长过程中GCA和SCA均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对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正交F_1材料,选取二个时期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将酶谱扫描转化为数据资料后,对同工酶及产量分别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与产量间一般配合力相关为0.72,特殊配合力相关为0.59,同工酶特殊配合力与产量杂种优势相关为0.39,三者均达显著水平。根据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经济产量及配合力实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3.
以13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78个单交种为材料,比较了刘来福主成分法、刘垂玗主成分法、枢轴凝聚法和Cervantes法等四种遗传距离测定方法所得的遗传距离间的相关系数,聚类结果、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和杂种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主成分法比枢轴凝聚法更优,刘来福主成分法与刘垂玗主成分法所得结果相似,Cervanfes法最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来源不同的9个自交系及其按双列杂交组成的36个正交F1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玉米幼苗根系吸收硫酸盐(Na352SO4)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与产量杂 种优势(H)的关系·结果表明,Vmax与H无明显的数量关系,Km与H间呈显著的 直线相关(r=-0.3331,P<0.05).Km可作为早期预测产量杂种优势的一个生理 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薄层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光密度计扫描方法,对玉米一组同核异质系和一组同质异核系及相应保持系的花药(单核—双核期)进行了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酶的同工酶在同核异质系间和同质异核系间及与相应保持系间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两者可能由质核基因共同编码,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胞质基因占主导,酯酶同工酶是核基因占主导。本文并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用一组同核异质不育系,四组同质异核不育系及保持系分别与测验系组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测交F_1及三个恢复性组合的不同回交世代的育性表现从田间和室内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同核异质组的不同胞质及同质异核组不同核背景对育性表现均有影响。不同回交世代细胞核组成比例上的不同对育性表现存在有一定的影响。不育系的育性除主要受主效基因控制外,似乎还明显地存在微效多基因的作用效应。不育系的育性表现是质核互作的结果,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7.
试论杨允奎估算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杨允奎(1965)在《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初步报告》的遗稿中,曾提出计算特殊配合力效应既简便又实用的一种方法,不幸在杨氏病逝之前未获悉他提出此法的意图和见解。为继承和引伸杨氏未完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图运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论述杨氏简法的理论依据,分析该法与现行方法的代数学关系并比较各种方法配合实际资料的吻合程度,以判断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将35个玉米自交系配制成20×15的不完全双列杂交,并作为总体。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调查了抽丝期、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对总体和各容量的样本,都分析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分量和遗传力及它们的抽样方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最小适宜容量一组(遗传差异小的一组亲本)为8~12,另一组(遗传差异大的一组亲本)为6~9;样本容量对抽丝期和株高等遗传力高的性状的影响小于对单株产量等遗传力低的性状的影响;样本容量对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小于对特殊配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来源不同的 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双列杂交组合的 36个杂交种为材料 ,研究了玉米幼苗根系对硫酸盐 (Na23 5SO4 )亲和性 (Km)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 ,Km的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Km的基因作用方式为超显性 ,显性作用大于加性作用 ,显性方向指向减效。亲本中正、负效基因的分布不等 ,显性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自交系合二和2 92含显性基因较多 ,认为这二个自交系是改良根系对营养吸收亲和性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