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七十八日游记》是日俄战争结束后,德富苏峰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游历朝鲜和中国时所写的旅途见闻和感想。游记中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中国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虽有其客观的一方面,但因作者主观上"有所图谋"而使行文(特别是"触目偶感"部分)流露出自负和野心。德富苏峰的这篇游记为日本的决策者提供了"认识"中国的依据,成为其制定政策的一大参考。  相似文献   
2.
B组醇溶蛋白是大麦的主要贮藏蛋白之一,其组成及含量与大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为探究大麦B组醇溶蛋白对小麦面粉加工特性的影响,以转青稞B-hordein基因的小麦转基因高代株系(T4、T5代)及其受体品种龙麦30为材料,分别对转B-hordein基因小麦高代株系及龙麦30进行分子检测、农艺性状测量、近红外分析和粉质分析。结果表明,转B-hordein基因小麦高代植株均为阳性植株;在农艺性状方面,转B-hordein基因小麦与龙麦30无显著差异;在品质方面,转B-hordein基因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的平均值均极显著高于龙麦30;粉质分析结果也表明转B-hordein基因小麦的粉质参数优于龙麦30。由此推测,B-hordein基因的成功转化能够改善小麦的面粉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3.
在德富苏峰个人思想发展过程上有一个鲜明的转折点便是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前德富苏峰倡导和宣扬的是平民主义思想,追求的是平民政治。但是在甲午战争爆发后,德富苏峰发表《大日本膨胀论》(1894年12月)标志着其思想的巨大变化。由平民主义转向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