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正>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为中甘11号。 2.试验地设在阳泉市郊区。小区面积30平方米。覆膜后,用木板,铁钉自制打孔板进行打孔,孔径0.2厘米,孔数5000个/平方米。对照为全膜覆盖。 3.整地铺膜于4月5日开始,膜宽80厘米,垄宽55~60厘米,沟宽40厘米。苗期采用常规管理。4月8日定植。苗龄4片叶,株距26.4厘米。 4.测定10、50、100厘米处气温,5~25厘米处地温和10、15厘米处土壤水势的变化。调查植株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束时,随机取样10株,分析不向处理物质分配情况,测出小区总产量。  相似文献   
2.
制干辣椒若干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2 份制干辣椒材料的9 个植株性状进行了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并在相关系数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相关性状对单果重的遗传通径分析,此外还估算了这9 个性状的遗传相关信息及其贡献。结果表明,单果重、果宽、果皮厚度和干缩率是影响产量的重要性状;单果重的遗传相关贡献大于其他各性状;果宽对单果重起主要决定作用,果皮厚度通过果宽对单果重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4.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Fr)产生的一种致癌毒素.由黄曲霉毒素造成的严重污染影响玉米籽粒的销售和运输.试验目的是:(1)测定由理想的抗病玉米自交系导致F1 对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相对抗性,而不考虑杂种优势类型.(2)通过双列分析分析该自交系的遗传基础.(3)找出哪个自交系在分子标记图谱和育种程序中是最理想的抗性资源.在所有组合中,将两个重要自交系和6个暂定与降低穗腐病和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有关的自交系进行杂交.对其F1杂交种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评价.中丝期20~24 d后,用针板法将黄曲霉菌分离菌的分生孢子混合物接种果穗.在接种区将各小区的果穗按可见穗腐病百分率进行分级.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收获果穗的黄曲霉毒素B1水平.测得抗病自交系×抗病自交系F1对穗腐病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抗性水平最高,它们与许多自交系×已知抗性的自交系F1没有显著差异.双列分析表明所有杂交种和自交系Tex6和Oh516的穗腐病黄曲霉毒素水平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高度显著.结果表明在多种遗传背景下,Tex6和Oh516位分子标记图谱测定和抗性育种程序中是最理想的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