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1.
【目的】对5个种源地草珊瑚进行种植试验,测定其2年生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叶片形态、根系生长、生物量、叶片光合参数和有效成分含量等,并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筛选出在湖南地区生长适应性强、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草珊瑚种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成熟叶片的光合参数,采用HPLC测定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草珊瑚种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各草珊瑚种源间株高、地径、叶片形态、根系生长及生物量差异显著,其中广西昭平种源株高为35.53 cm,地径为4.03 mm、叶面积为302.9 9 cm~2、根长为508.80 cm、根表面积为150.43 cm~2,生物量为17.06 g,显著高于其他种源。(2)不同种源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广西昭平种源草珊瑚净光合速率最大、为3.91 μmol/m~(2.)s,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3)不同种源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及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广西昭平种源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81、44.08 mg/g,福建三元种源浸出物含量较高、为26.52%。(4)对不同种源在湖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西昭平种源江西九江种源湖南永定种源福建三元种源贵州黔东南种源。【结论】广西昭平和江西九江种源草珊瑚对湖南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2.
瞿芳霞  陈阳峰 《作物研究》2010,24(2):65-68,72
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与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认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与产业化开发目前处于蓬勃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市场规模较小、难进入国际市场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发挥品牌与区域优势,树立竞争意识,加强基地建设,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种植和采收时期对大球盖菇风味和品质的影响,于2018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设置3个不同种植和采收时期处理(T1:10月18日种植,次年3月第一批采收;T2:10月18日种植,次年3月第一批采收后再次出菇,4月第二批采收;T3:11月24日种植,次年5月第一批采收),对不同处理大球盖菇生长期农艺性状指标、多糖和总三萜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1处理的大球盖菇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其次是T2处理;成熟期和开伞期的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成长期和成熟期所含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较高。综合分析,10月中下旬种植并在次年第一批成熟期采收的大球盖菇风味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源农药是指从中草药中提取的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成分或从中分离纯化的单体物质,它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用于有害生物的防治方面具有深远意义。概述了中草药源农药对环境友好、作用方式多样、对高等动物及害虫天敌安全,且有害生物较难产生抗药性等特点;综述了49科具有抑菌和杀虫活性的中草药资源及其作用,评述了我国已开发应用的19种中草药源农药和7种规模化生产的中草药源农药产品。最后,提出了中草药农药开发应用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中草药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研究;中草药源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植物品种与活性成分关系的基础研究;以中草药源活性成分为基础的先导化合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省安龙县德卧镇“金银花”的质量状况,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2004年版《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检测了该地“金银花”样本的药用有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及有机氯类农药的残留量。检测结果:样本绿原酸含量2.5%,木犀草苷含量0.037%;Pb,Cd,As,Hg,Cu含量分别为0.32、0.18、0.21、0.15、6.4 mg/kg;不含有BHC、DDT、PCNB。结果表明:德卧镇“金银花”样本绿原酸、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木犀草苷含量未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不得少于0.050%的最低指标。从外形和化学成分综合分析,该地栽培的“金银花”应为山银花。  相似文献   
6.
对杜仲的根皮和干皮进行露晒根、裸根茎和干包埋6个月处理,研究模拟生长处理对杜仲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理后杜仲主要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结果表明:经干包埋处理的杜仲干皮中的桃叶珊瑚苷含量提高了80.0%;经裸根茎和露晒根处理的杜仲根茎和根皮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分别提高101.5%和921.0%。说明通过模拟生长处理可以改变杜仲皮中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7.
以1年生、2年生、3年生和4年生大田玉竹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根茎龄节、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法玉竹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1年生玉竹各生育期多糖含量均显著低于2年生、3年生和4年生玉竹的,3年生玉竹全生育期多糖含量均较高,为5.64%~7.20%,其中,在9—10月达到峰值;不同根茎龄节中,第2龄节和第3龄节的多糖含量全生育期均在6.00%以上,显著高于第1龄节、第4龄节和种茎龄节的多糖含量;不同品种中,9月底至12月上旬红杆猪屎尾、绿杆猪屎尾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猪屎尾和刺尾的;溆浦、新化、安化、桂阳、邵东、慈利产地玉竹8—12月多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于9—10月达到峰值;不同加工材料中,玉竹皮、玉竹须根的多糖含量显著低于玉竹根茎的;揉搓玉竹条的多糖含量显著大于蒸制玉竹条、机械脱毛玉竹条和未处理玉竹条的;烘干玉竹片的多糖含量显著大于晾晒玉竹片的。综合分析所得,为保证玉竹多糖含量,采收时应以3年生玉竹为宜,于9—10月进行采收;加工时,宜去除玉竹皮和须根,采用揉搓的方法加工玉竹条或烘干的方法加工玉竹片。  相似文献   
8.
大田环境白及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三叉白及幼苗为试材,采用大田示范试验,基于前期育苗地幼苗长势评级分区情况,测定白及幼苗不同时期生长特性和倒苗期光合特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探究表征白及幼苗生长势的综合指标,以期为大田中培育白及壮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大田环境下白及幼苗生长期株高、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块茎生物量、新根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在倒苗期较初苗期均有增长。倒苗期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部生物量、老根生物量、新根生物量、块茎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暗呼吸速率(Rda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均以小区B或A3(均为Ⅰ级苗)最大、小区D2或A1(均为Ⅲ级苗)最小,主成分分析得到表征生长的指标贡献率较高的为新根生物量、表观量子效率(AQY)、地下部生物量。  相似文献   
9.
以厚朴为试材,设置露晒根、包埋干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根皮、干皮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总酚,采用LC–MS技术分析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包埋干、露晒根处理的干皮和根皮总酚含量均增加;厚朴中检测到873种代谢物,其中,对照的根皮组与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107个,露晒根皮与对照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1个,包埋干皮与对照根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6个,各处理组间差异代谢物以上调为主;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脂质和类脂化合物、有机酸及衍生物、有机氧化物、木脂素、新木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且主要聚集在β–丙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途径;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能诱导处理部位与模拟部位之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显著降低,并引起氨基酸类物质和代谢途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