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农作物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8个抗革甘(脾)杂交棉F2代进行多个性状的比较,从结铃性、农艺性状、抗性、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F2代均表现出较高的抗革甘膦性能和纤维品质指标优于对照。1、6号材料的F2代,抗革甘膦、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且制种成本低,有较南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赣东北双季水稻轻型种植和耕作模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发展迅速,但很少有与传统人工移植的比较研究报道,对轻型化栽培技术能否获得高产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赣东北余江县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直播、抛秧和插秧3种种植方式以及机械深翻耕与浅旋耕秸秆还田对两年早稻和晚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插秧处理相比,直播处理缩短了水稻生育期;直播和抛秧处理降低了单株分蘖数、单株均重、成穗率和穗粒数;但提高了拔节后叶面积指数(LAI)和每平方米穗数。除2009年抛秧处理晚稻产量显著高于直播和插秧处理外,3种种植方式下的其他3季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与传统深耕处理相比,浅旋耕处理增加了水稻生长前期的分蘖数和单株干重,但降低了水稻生长后期LAI,并降低了成穗率,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机械还田处理能够提高抽穗后的水稻干物质积累和成穗率,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且显著性随时间而增加。综合而言,早稻以深翻耕、直播和秸秆还田组合产量最高,而晚稻以深翻耕、抛秧和秸秆还田组合产量最高。从经济效益来看,与深翻耕插秧组合相比,浅旋耕抛秧和浅旋耕直播组合下早稻成本分别降低了16.4%和22.3%,晚稻成本分别降低了14.5%和18.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