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中黄20、周豆02005、周豆11和周豆18整体子叶节为材料,以MSB为基本培养基,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6-BA、IBA和KT 9种浓度组合对大豆整体子叶节丛生芽再生的影响;并将大豆的整体子叶节应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9种激素组合中以MSB+3.0 mg.L-16-BA+0.1 mg.L-1IBA+0.5 mg.L-1KT最适合周豆02005丛生芽的诱导,而MSB+3.5 mg.L-16-BA+0.2 mg.L-1IBA+0.2 mg.L-1KT最适宜周豆11、周豆18和中黄20的丛生芽诱导;4个大豆基因型中,以中黄20的丛生芽数最多;丛生芽用于诱导生根时,IBA为0.8 mg.L-1、NAA为0.8~1.0 mg.L-1时较适合大豆生根,其中以中黄20生根数最多。以中黄20整体子叶节为材料,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PCR分析和GUS染色初步表明,外源基因转入了大豆的基因组中,转化率为7.8%,得到转基因植株的周期为35~42 d。  相似文献   
2.
通过显微观察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 ITS)序列分析对引起乌鲁木齐地区三角荨麻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一个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18.75~23.75)μm ×(31.25~43.75)μm;黑褐色、球形的闭囊壳嵌在叶表面的菌丝体中,直径为87.5~143.75μm;每个闭囊壳中有6或8个子囊,子囊无柄,大小为(25~43.75)μm ×(37.5~68.75)μm,每个子囊中有4或5个子囊孢子,每个子囊孢子(18.75~21.88)μm ×(25~31.25)μm。采用真菌ITS通用引物,扩增病菌rDNA ITS,测序及进化分析后发现,其ITS序列与伊朗异株荨麻白粉病菌(登录号AB104524)的同源性为99%,而且聚在一个进化支上。结果表明,乌鲁木齐三角荨麻白粉病菌属于Erysiphe urticae,与伊朗异株荨麻白粉病菌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