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水肥调控下小麦拔节后低温冷害对其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2水(越冬水、拔节水)和灌1水(越冬水)比不灌水平均穗粒数分别增加25.81%和19.89%;施用专用有机肥比不施平均穗粒数增加6.53%。  相似文献   
2.
关于小麦黑胚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黑胚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春麦区相对较轻,目前还没有真正免疫的品种。不同品种抗性不同,还受地理条件、气候因子、栽培条件的影响,但对其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豫麦 57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小麦育种室利用豫麦 18× 80( 6)-3-3-10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 1999年 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年 9月通过国家审定.经多年示范推广,该品种普遍反应较好,深受农民欢迎,被总结为"丰年增产、平年高产、灾年不减产"型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 133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豫中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本生态区小麦种植的生态条件,根据本所多年试验结果对适宜本区域的小麦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麦、甜瓜、棉花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进行产量比较 ,分析了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的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该模式比常规栽培模式平均增收 3 .19万元 /hm2 。目前 ,该模式在漯河市及周边地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6.
自开展小麦育种研究以来,共育成推广了18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67万hm2以上,并且在产量潜力、抗病性、抗倒性和品质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育种方法上也有很大改进,但还存在着基础研究滞后、种质资源匮乏等一些问题,据此本文对今后小麦育种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漯麦4号是漯河农科所经对引进的杂交组合安90-2[豫麦18/80(6)-3-3-10]多年选择而育成的一个半冬性、农艺性状优良、生长发育稳健、抗逆性突出、产量高而稳的优良新品系。为了加速该品系的推广应用,我们根据多年试验结果,对其高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8.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离子束注入和大豆DNA浸泡 2种手段处理小麦种子 ,测定F1 代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离子束注入导入大豆DNA后可引起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改变 ,处理后的小麦蛋白质含量随离子束剂量的加大和供体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GS豫麦57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6~ 1998年河南省水地良种区试和 1998~ 2 0 0 0年豫麦 5 7配套栽培试验结果 ,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相关程度最大 ,千粒重次之 ,穗粒数最小 ;从通径系数看 ,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 ,单位面积穗数次之 ,穗粒数最小。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种漯优7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优质小麦育种室选育的小麦品种,该品种稳产、高产,综合抗性好,节水高效,光和效率高,肥水利用力强,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穗数564万/hm2,穗粒数39.2粒,千粒重38.8g,适宜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