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不同绿肥品种在茶园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豆科12种不同绿肥品种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比较,研究不同绿肥品种在茶园的生态适应性,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的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筛选出适合福建不同生态(有机)茶园推广种植的绿肥品种铺地木兰、罗顿豆、白三叶、圆叶决明、三叶猪屎豆等。  相似文献   
2.
闽东茶树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预测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控制农残 ,对茶树害虫进行科学治理 ,我们于 1997年 - 1999年在闽东绿茶区中害虫发生严重、用药频繁的福安市溪柄镇 ,做了“害虫种类普查、茶农技术培训和定点系统测报”的试验示范工作。为在闽东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摸清了病虫情况 ,掌握了虫情动态 ,培训了技术力量。现分别总结如下 :1 常见害虫种类全面普查近 2 0年来闽东绿茶区的茶虫发生动态有了很大变化 ,总的趋势是 :大虫向小虫演变 ,食叶性向吸汁性害虫演变 ,发生代数少的向发生代数多演变 ,繁殖力低向繁殖力高的害虫演变 ,栖息叶面的害虫向栖息隐蔽的害虫演变。为了摸清闽东绿茶…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压力的变换,呈现为一条倒U形曲线。在人口密集型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而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而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的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发现域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密比系数和域比系数的概念,解决了在自然条件下同一寄主的各种寄生蜂发现域比较的问题。研究和探讨了稻纵卷叶螟各种寄生蜂发现域之间的数值比较及寄生蜂密度对发现域的影响,建立了AR-DR对数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5.
茶细蛾幼虫主要分布在芽下一、二叶上(占76.06%~93.46%).本文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且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聚集原因由成虫选择嫩叶产卵、幼虫的习性和茶园环境中任一因子引起的.应用Iwao的抽样模型建立了茶细蛾幼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1/D2(1.7958/m+0.3107),给出了不同密度下、不同误差要求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茶细蛾幼虫主要分布在芽下一、二叶上(占76.06%-93.46%)。本文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且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聚集原因由成虫选择嫩叶产卵、幼虫的习性和茶园环境中任一因子引起的。应用Iwao的抽样模型建立了茶细蛾幼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1/D^2(1.7958/m 0.3107),给出了不同密度下、不同误差要求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7.
茶梢蛾(ParametriotestheaeKusnetzov)属鳞翅目尖翅蛾科,是我省茶树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以幼虫钻蛀为害嫩梢,被害梢中空枯死,新叶变色、干落,蛀孔处粗大易断。近年来该虫在我校茶园与福安“五·四”茶场大面积发生为害。为了摸清虫情,探明其幼虫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型,以便提高测报水平和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笔者于1992-1993年4月对该虫在茶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调查和分析方法(一)调查方法1992~1993年4月在福安“五·四”茶场与本校茶园先后对福云6号、铁观音、毛蟹、梅占、福鼎大毫等品种茶…  相似文献   
8.
宁德地区农校教学实习茶场现有茶园48hm2,有福云六号、福云七号、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毛蟹、梅占、水仙等品种。1997年5月按照“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课题计划,设立无公害茶园试验基地2hm2。试验基地在虫情普查的基础上,设立了病虫测报网点,对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系统测报,分期研究制定防治指标,在室内外开展了大量的药剂筛选和药效防治试验及其他综合治理措施。三年来,宁德地区农校教学茶场、茶园的病虫危害逐年减轻,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茶叶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茶叶产品已达到农残未检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倍硫磷等防治茶丽纹象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