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郝继伟  刘晨 《西南园艺》2002,30(3):39-40
银杏盆景能给人以虬劲典雅之感 ,被誉为“有生命的艺雕”。依照人们不同的欣赏要求 ,可制作成种实盆景、观叶盆景和树桩盆景。现将银杏盆景的制作及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 桩木的培育1 1 嫁接  为了使银杏盆景提前成形、结种、树体更加矮小 ,可采用当年实生小苗 ,于 8月上中旬苗木封顶后 ,选根径 1cm以上粗壮苗作砧木 ,进行劈接或双舌接。接穗选用 1 -2年生健壮枝条 ,带 2~ 3个饱满芽体。嫁接时期不可太早或太晚。1 2 矮化  桩木要定期用矮壮素进行矮化处理 ,以利于养分的重新分配 ,并促进干的增粗和接穗的分枝。1 3 人造树乳  …  相似文献   
2.
郝继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1,(19):4092-4095
当前,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培训目的的模糊性,重视农村务工劳动力的培训而轻视务农劳动力的培训;培训投入主体的模糊性,政府投入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低;培训内容的模糊性,就业培训多而创业培训少,就业培训层次低;培训对象的模糊性,包括年龄错位、职业错位和区域错位。只有澄清这些认识,才能提高培训质量,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郝继伟  周言忠  王加玺 《种子》2007,26(9):53-55
对分布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的沂州木瓜优质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主要品种进行了形态特征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识别,并对优良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推广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木瓜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全属共5个种,光皮木瓜种、皱皮木瓜种、毛叶木瓜种、西藏木瓜种和日本木瓜种。沂州木瓜源自皱皮木瓜实生群体,是由沂蒙山区原有皱皮木瓜资源中选育的,其果实大、结果多、果肉厚、肉质细腻、芳香浓郁而且营养丰富,适宜加工食用,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食药兼用的多用途植物。  相似文献   
5.
郝继伟 《食用菌》2009,31(6):16-17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分别优化了金针菇液体发酵培养的碳氮源最佳组合以及无机盐与维生素的最佳组合,从而得到了金针菇88液体发酵的适宜培养基:玉米粉3.0%,可溶性淀粉2.0%,麸皮3.0%,蛋白胨1.0%,KH2PO4 O.10%,MgSO4·7H2O 0.05%和VB1 0.01%。  相似文献   
6.
芦荟系百合科芦荟属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近年来逐步从繁多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了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元江芦荟、皂质芦荟等常用优良品种。因其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奇特的药用效能、天然绿色美容保健作用和作为营养保健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芦荟系百合科芦荟属,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芦荟的了解,逐步认识到其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奇特的药用效能、天然绿色美容保健作用和制作营养保健菜的功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因芦荟栽培技术较简单,在实际生产中最受关注的还是如何选择品种和繁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银杏树桩盆景干粗、枝曲、根露 ,造型独特优美、苍劲潇洒、妙趣横生、意境深远 ,富于欣赏价值 ,其制作更是集桩木培养、修剪造型、上盆及管理于一体 ,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9.
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历经10余年的发展,虽然在技术积累、品牌意识创建以及文化理念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在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以及配套产业完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地方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分析了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实现灌南县食用产业的大发展提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宁宝云  薛姗姗  刘慧  刘康  郝继伟 《食用菌》2020,(3):24-26,28
针对蛹虫草生产中菌种退化问题,研究了转接次数对蛹虫草菌种退化的影响;比较组织分离法与活蚕蛹回接法在保持菌种优良性状、延缓菌种退化、退化菌种复壮效果。结果表明,转接3次或更多蛹虫草菌种会逐步表现出退化性状;活蚕蛹回接复壮法对退化菌种的复壮效果明显好于组织分离法;选用出菇后20 d内的子座组织分离,可有效延缓菌种退化,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菌种优良性状;提出了活蚕蛹回接法与组织分离法相结合的蛹虫草菌种综合复壮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