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丘陵旱地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菜是豫西丘陵山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干旱、品种退化、管理粗放,致使油菜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平均单产仅为1170kg/hm^2。为了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提高丘陵旱地油菜产量和品质,我们针对油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积极探索和改进栽培措施,开展试验研究,认真总结生产实践,形成了适应当地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般可增产15%左右,高的可达4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深耕整地,重施底肥根据丹参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生态习性,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斜坡地选向阳坡栽种。前茬豆科作物和过肥沃的地块不宜种植,以免造成枝叶疯长,影响根的产量。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深中耕,耕深35厘米左右,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双碳”目标的倡议和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电力企业面临新的管理挑战和发展机遇。省管产业的营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工作方式与规则之间的不协调加剧了公司转型的困难。济南鲁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章源分公司采取了创新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旨在解决现行问题。该制度下,公司设立人才库、培训合格项目经理,并建立灵活的项目团队,从而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在实际操作中,此制度推动了技术的引入和系统升级,以满足环保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4.
豫西旱地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机理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旱地花生地膜覆盖技术是提高花生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其增产作用是通过改善花生根际的生态环境,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来实现的,表现在保墒提墒、增温保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等方面。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耐瘠薄、耐干旱的中果型品种;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适期覆膜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豫西继棉油之后的主要食油作物,集中种植在丘陵坡地,沙土地,土壤有机质在08% 以下,单产一直在150kg/667m 2 左右。本文从常规技术的应用品种、群体、施肥、病虫防治等生产现状作以分析,并通过三年试验资料分析结果提出应用品种、合理群体结构、科学施肥指标等增产技术措施,以提高豫西花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油葵耐瘠、抗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合丘陵山区种植,特别是夏播杂交油葵生育期短,既不影响小麦播种,又能增加油料产量,且丰产性好、出油率及油品品质高,发展前景广阔。为改变豫西地区油葵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现状,我们积极引进杂交油葵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研究,探索和改进其栽培措施,初步形成了适宜当地的夏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明显。 一、主要限制因素 1、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多数农户对更新油葵品种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品种利用上普遍存在超期服役现象,生产上普通品种、退化品种多,优质杂交品种少,限制了油葵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7.
8.
豫西丹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品种混杂退化、干旱、土壤瘠薄、管理粗放,致使花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为此,我们开展了旱地花生低产变中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增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选用优良品种;机耕深翻,轮作倒茬;推广春花生地膜覆盖技术;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三门峡市丘陵山区气候资源独特,植桑养蚕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生产上由于施肥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科学,限制了蚕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适期配方施肥、规范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