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校园景观不同于住宅、商业、公园类型的区域,因其作为教育学习的空间特性,成功的设计总结归纳应具有以下特征:生态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有学习氛围的户外空间、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富有荣誉感的文化精神。而设计常犯的错误有:硬性的文化植入,采用造价昂贵的雕塑景墙,且易过时;脱离校园景观的本质,一味的塑造成"主题公园、雕塑公园"式的文化景观,没能从校园的使用群体出发考虑景观的塑造;塑造的景观只满足观赏功能,只追求好看缺少实用功能;不考虑现状与已有的景观设施,大面积的重新塑造,不切实际的景观规划等。要避免激进式的一次性投入,虎头蛇尾,无法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式的发展,文化景观的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文明校园的塑造不能仅仅考虑只考虑文化,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自然环境的塑造、户外的拓展。要考虑不同群体对景观需求,包括学生、教师、社团甚至是家长、游客等。下面就以"龙岩学院校园文化景观规划"为例,探讨现代高校校园的景观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中,高效率的开发进度往往造就了模板化作品,而景观设计实质是一门生活的艺术,要求尊重自然和尊重人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艺术化创作,创造人的精神需求的多彩艺术空间,使设计真正服务生活融入生活。本案以作为国际化对外窗口的厦门高崎机场前广场设计为例,深入研究地下停车场这一功能空间和地面大地艺术景观的完美结合的有效途径,同时引发探讨设计者理解并一直实践的"景观设计创造多彩世界、大地艺术"课题。希望通过设计思考过程的阐述,为风景园林同行提供一个完整的设计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4号紫胶虫气候适生性,推广紫胶虫良种,1994年始,我们从云南元江引进4号虫在广东茂名的久树上放养,到2001年已连续繁殖了16个世代,4号虫产胶性能良好,4号虫胶胶质优良,引种获得成功,为广东省增加了一种新的资源昆虫。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国家的"美丽乡村计划"的号召,各地政府发起了形式多样的景观保护改造项目。例如本案的福清市政府就应"建设溪头村美丽乡村"计划的号召,福清市洪宽工业区溪头村村委会以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百姓就业为目的,拟结合溪头村的古民居保护、文脉挖掘,通过景观规划,将该片区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街开发于一体,可供当地居民活动参与的、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5.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虫害之一, 培育和种植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是控制褐飞虱的有效途径。WD15515是一份高抗褐飞虱的籼稻种质资源。利用9311与WD15515杂交培育了F2群体, 对F2植株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 测定植株上褐飞虱的蜜露分泌量、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 作为抗虫性指标。通过QTL IciMapping3.0进行作图分析, 在第2、第4、第9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抗褐飞虱QTL。其中第2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QTL, 以蜜露分泌量检测到的qBph2-1位于SSR标记RM71~RM6911之间, LOD值为3.68, 表型贡献率为11.08%;以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检测到的qBph2-2位于标记RM6911~RM521之间, LOD值分别为3.31、4.05, 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81%、9.38%。以蜜露分泌量、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为指标在第4染色体上检测到qBph4, 定位于标记RM16996~RM17075之间, LOD值分别为11.11、13.81、15.41, 表型贡献率达到44.38%、45.24%、52.40%。同样, 以蜜露分泌量、虫体增重量和增重比在第9染色体上检测到qBph9, 定位于标记RM219~RM6444之间, LOD值分别为2.59、4.04、3.63, 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0.91%、12.39%、10.01%。上述结果表明, qBph4是一个抗褐飞虱主效基因。本项研究结果为抗褐飞虱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6.
椪柑省力化疏花疏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椪柑(Citrus reticulate Blanco)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时期(盛花期、盛花后1周、盛花后2周或第2次生理落果中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石硫合剂、萘乙酸、乙烯利或3,5,6-TPA,探究不同处理的疏花疏果效果。结果表明:盛花期喷施石硫合剂1~3°Bé以及盛花后1周喷施2~3°Bé都有较明显的疏除效果,坐果率只有对照的一半左右;无论是盛花后1周还是2周喷施3种浓度的萘乙酸均可达到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坐果率均在6.5%以下;同样,3个不同时期(盛花期、盛花后1周或盛花2周)分别喷施3种浓度的乙烯利,疏除效果亦显著,坐果率均低于5.5%;第2次生理落果中期喷施10mg/L的3,5,6-TPA疏除效果不明显,20、30和40 mg/L的3,5,6-TPA处理则有非常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坐果率只有1%左右。以本研究数据作为参考,在生产当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及其喷施时期和浓度,疏除部分花果,达到代替人工疏花疏果、增大果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抗稻瘟病优质骨干恢复系R6888与抗褐飞虱供体亲本珞扬69(含Bph6、Bph9)杂交,结合褐飞虱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出强优势抗稻瘟病抗褐飞虱恢复系华恢7713。以华恢7713与低温敏两系不育系华玮338S配组培育出抗褐飞虱杂交水稻新组合玮两优7713。该组合丰产性好、米质优、抗褐飞虱,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年被确认为籼型两系超级稻品种,是中国首个优质抗褐飞虱国审超级稻品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隆两优与晶两优系列杂交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科638S与晶4155S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培育出的抗病优质高配合力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本研究对2015—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的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区试稻瘟病抗性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基于KASP技术开发的针对1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标记组合,对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进行基因型检测,以期为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的布局和进一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中抗至高抗稻瘟病的比例达43.92%,综合抗性指数和穗瘟最高损失率均值分别为3.3和4.7;品种携带3~7个抗性基因,平均携带5.1个抗性基因;Pia、Pita、Pi2、Pi5和Piz基因在品种中的检出频率较高,达到50%以上,其中Pia的检出频率达到100%,而Pi9、Pi35、Pi36和Pb1基因未被检出;随着抗性基因数量的增加,品种的综合抗性指数与穗瘟最高损失率均值都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据此提出,将Pi9基因导入至隆科638S与晶4155S中,可进一步提升其组合的稻瘟病抗性。  相似文献   
9.
Bph3是一个对褐飞虱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主效基因,对水稻抗褐飞虱育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但其至今仍缺乏基因特异性标记,限制了分子辅助育种中对它的高效利用。本研究通过对Bph3不同等位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比对,获得两个Bph3特异性SNP位点SNP1(Bph3为T,其余为C)和SNP2(Bph3为C,其余为T)。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两对显性标记特异扩增两个SNP位点来分别鉴定Bph3和其余等位基因型,组合使用两对显性标记即可获得一套鉴定Bph3基因型的共显性标记。使用该套标记对水稻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鉴定PCR产物条带大小即可区分Bph3不同基因型。利用该方法对Bph3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快速有效的将其导入目标水稻品种,加快水稻抗褐飞虱品种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