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农作物   1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苗遮蔭     
一、茶苗遮蔭的重要意义: 茶籽播种后,于春季开始萌芽出土,並逐漸生長。此后進入夏季高溫时期,茶苗生長尚幼,莖叶組織还未充分健全,根系不發达,細根發生極少,遭受夏季强烈日光灼射,天气又是多晴少雨,促使茶苗蒸騰作用加速,土壤呈干旱現象,茶苗根系又不發达。吸收能力不强,水份供应就  相似文献   
2.
论福云杂交种的育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晋谦 《茶叶》1989,(2):25-27
选种材料是茶树育种的物质基础,也是育种成败的首要关键。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长期育种实践证明,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的天然杂交种是茶树育种的优良原始材料,并已成功地选育出一批优良的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茶苗遮蔭     
一、茶苗遮蔭的重要意义: 茶籽播种后,于春季开始萌芽出土,並逐漸生長。此后進入夏季高溫时期,茶苗生長尚幼,莖叶組織还未充分健全,根系不發达,細根發生極少,遭受夏季强烈日光灼射,天气又是多晴少雨,促使茶苗蒸騰作用加速,土壤呈干旱現象,茶苗根系又不發达。吸收能力不强,水份供应就  相似文献   
4.
胡新光  赵晋谦 《茶叶》1993,19(2):21-22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名茶消费日趋走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交往的需要,以及人们"抡先尝新"的心理要求下,早市名茶已经成为杭州市场上的重要名特商品。早芽无性系茶树良种,在开发早市名茶,发挥"时新"的良好经济效益,已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一、早芽无性系良种的作用推广早芽无性系茶树良种,不仅具有增产提质作用,更突出的是促进名茶的开发和提早上市,有利于多茶类组合生产,有利于调剂采制劳力和推广机采,从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促进名茶的开发和提早上市。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一、选育经过和方法茶树为异花授粉植物,有利于有性杂交,以获得丰富的变异和杂种优势,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优良的原始材料。同时茶树又易于无性繁殖,可以把有性杂交所获得的优良变异的个体迅速地稳定、分离和繁育扩大,育成新的品种。迎霜、翠峰和劲峰三个茶树新品种,就是利用福鼎白毫和云南大叶种的  相似文献   
6.
泰国茶区行     
泰国为东南亚旅游胜地,国人知之众多,而其产茶情况尚鲜为人知。1994年4月下旬,我们有幸应邀赴泰国北部茶区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现将一路见闻作一报导。面积产量:泰国北部的清边省和清莱省,为泰国茶叶主要产区,种茶面积和产茶不多。据泰国雷明(Raming)茶叶公司资料  相似文献   
7.
修剪和采摘是茶树栽培上的重要技术措施,并具有特殊意义。茶树修剪是为了促进茶树营养生长,而茶叶采摘不仅是收获芽叶,还要考虑到茶树的良好生长。茶树修剪与采摘是相互联系的,并需随茶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而采用相适应的修剪与采摘技术。定型开采以后的成龄茶园,确定合理的轻修剪和采摘留叶时期,不仅要根据修剪和采摘对茶树生长和产量的关系,而且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采取一种剪采体系后产生显著的收获芽叶的  相似文献   
8.
杭州茶叶试验场自1956年开始,对福云天然杂交种开展了分离选种研究工作,通过优良单株的选择、品系预选园的鉴定以及品种比较试验等系统的选育程序,近年选育出迎霜和翠峰茶树新品种。它们在茶树生长势、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9.
在新茶园中,幼苗出土后正遇到夏秋季干旱炎热时期,幼苗易受烈日灼伤或死亡,个别地区缺叢缺株較严重,这是发展新茶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1956年余杭茶場用插松毛遮蔭防旱对比观察。1957年正式試驗,用插松毛、插凤尾草,在茶行上搭架种早生菜豆及间种王米等四种处理,与不遮蔭进行对比試驗。試驗結果插松毛和插凤尾草有遮蔽烈日灼射、降低土温、保持土壤湿度作用,因而遮蔭防旱的效果显著,茶苗出土成活率高、缺叢率和缺苗率大大降低,且生長良好,植株高,主干粗。在茶行上搭架种早生菜豆和间种玉米兩处理,由于生長較迟和茶苗需遮蔭时期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茶叶学会于3月8—9日在杭州召开一九七九年年会,参加的会员共93人。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李联标、市科协秘书长楼雪钦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年会首先开展了学术交流。这次共收到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和调查研究报告共24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有10篇。这些论文和科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