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引进6个优质早稻新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D优162、T优2155、汕优明100、金优明100等4个组合表现比当家组合汕优82产量高、农艺性状好、抗性强,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6种杀虫剂防治豇豆豆荚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6种杀虫剂防治豇豆豆荚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5 000倍液与6%乙基多杀菌素SC 1 500倍液对豆荚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氯虫苯甲酰胺SC 5000倍液药后7、14、21 d的防效均在95%以上;6%乙基多杀菌素SC 1 500倍液药后7、14、21 d的防效均在83%以上。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EC 1 000倍液、18%杀虫双AS 180倍液3种药剂的防效为48%~60%,防治效果不理想。48%毒死蜱EC 900倍液防效极差。  相似文献   
3.
稻瘿蚊是我县晚稻的主要害虫,目前使用的防治药剂存在毒性大,对天敌杀伤力强和成本高的缺点。据此,笔者1998年在上杭县重发区湖洋乡进行了“大功臣”不同剂量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大田试验药剂和方法1.供试药剂及处理方法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南京红太阳集团产)3%呋喃丹颗粒剂(美国FMC公司产)3%米乐尔颗粒剂(法国诺华公司产)试验分设(每667m2剂量):10%大功臣70g,3%呋喃丹3kg,3%米乐尔1.5kg处理,以上处理用30kg细沙土拌匀撒施,另设不施药对照(CK)。每处理重…  相似文献   
4.
稻曲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在上杭县已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对水稻生产,尤其是中、晚稻造成较大损失。经几年来的观察研究分析,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抽穗期的相对湿度、降雨天数、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氮肥施用不当及品种抗性等。根据病害发生流行规律作出对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天优673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总结该品种头季稻、再生季稻的栽培技术,以指导天优673的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优质稻宜优67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质稻宜优67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施肥量及其互作均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增加栽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略有减少,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达到最高产量的密度为24万丛.hm-2。增加施肥量可显著增加宜优673的有效穗和穗粒数,结实率有所下降,千粒重呈上升趋势,达到最高产量的施N量为195kg.hm-2(N∶P2O5∶K2O比例为1∶0.5∶1)。在供试条件下,纯收益也随栽植密度与施肥量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30%爱苗乳油不同剂量、不同次数防治水稻稻曲病与常用农药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300mL/hm2、30%爱苗乳油225mL/hm2和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1kg/hm22次,防治稻曲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30%爱苗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爱苗EC不同剂量、次数防治水稻稻曲病与常用农药25%粉锈宁WP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EC 20 ml/667m2、30%爱苗EC 15 ml/667m2和25%粉锈宁WP 140 g/667m2各喷2次,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喷施30%爱苗EC具有保护上三片功能叶、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结实率及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制剂的锐劲特单用或与常用农药20%三唑磷乳油混合使用,施用1次即可对二化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时间长,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茶园茶毛虫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是茶园重要害虫。尤其在老茶园表现出常发性。属鳞翅目、毒蛾科害虫,又称茶毒蛾、毒毛虫、摆头虫等。其食性较杂,还可为害多种作(植)物,如山茶、油茶、梨、柑桔、乌桕、油桐等。1 发生与为害  茶毛虫的发生,受温、湿度影响很大。春季气温回升快,雨水多,则第1代幼虫发生较早。茶毛虫在龙岩市一年发生3代,各代发生较整齐。一般以卵块在茶丛中、下部叶背越冬,越冬卵多产于温暖向阳的一面,在冬无严寒,春暖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越冬。90年代以来,茶毛虫在部分老茶园暴发成灾。1993年夏,上杭县湖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