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0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针刺采胶的针孔排胶影响面呈向右倾斜的纺锤体,长度100~120厘米,宽度10~20厘米。研究表明,分散采胶是扩大针孔排胶面的重要因素。凡有利于扩大排胶面、避免排胶面叠加的采胶方式,都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刺激强度和针刺孔数、孔距相同之下,全树周针刺(PC)的排胶影响面比纵带针刺(PI)大,叠加效应较小,产量亦较高。在纵带针刺中.决定其产量的是孔距,而不是孔数,在两孔排胶面范围内增加孔数,对产量并无增益。测定认为,针刺采胶排胶壑区的物质代谢十分活跃,容易建立新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阐述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连续三年(1977—1979)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刺激强度与采胶强度调控下,成龄芽接树针刺采胶产量可超过常规刀割或接近刺激刀割水平。由于刺激强度与采胶强度不同,在各采胶制度胶乳产量与总糖含量的关系上,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高产低糖、低产高糖和高产高糖。长期保持高产高糖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存在。通常,对针采而言,胶乳总糖含量以1.50毫克/毫升为宜,干胶含量以22%为宜。统计分析表明,刺激强度和采胶强度与总糖含量星负相关,与总酸量、电导率和无机离子含量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