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料以茶皂素的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黑曲霉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再通过曲面响应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降解率显著性次序为:发酵温度培养基pH接种量发酵时间摇床转速,得到最佳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38.7℃,培养基初始pH为6.14,摇床转速为125 r·min~(-1),接种量1.25%。在以上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降解率为(79.97±0.82)%,与理论值80.56%吻合。  相似文献   
2.
以茶皂素为研究对象,以茶皂素的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地衣芽孢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混合发酵降解茶皂素,分别探讨接种比例、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及接种量对其降解的影响,再通过曲面响应设计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降解率显著性次序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摇床转速>接种比例,得到最佳的优化条件为:混菌接种比例1:2(v/v),发酵时间12.8d,发酵温度30.68℃,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为8.81%,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茶皂素的降解率达到(73.76±0.63)%。说明混菌对茶皂素的降解有着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覃妍 《福建茶叶》2023,(2):149-151
六堡茶因原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广西优势特色历史名茶。历史悠久的六堡茶衍生出了丰富的茶文化,并成为了苍梧县的支柱产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六堡茶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许多新的影响与冲击。本文通过对苍梧县六堡茶保护利用现状和所取得成效的分析,针对六堡茶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提出改善提升对策,助力推动六堡茶的保护与利用,发挥六堡茶在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升区域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