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优258是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利用自选恢复系测258与不育系博A配组,于1998年晚造育成的感光型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10 cm左右,生长势强,茎杆粗壮,熟期转色好,抗逆性强,全生育期123 d。2000年和2001年参加广西晚造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博优258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3.0%和3.2%,增产效果显著,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博优258表现高产、优质、多抗,产量一般7 500 kg/hm2,高产的达9 750 kg/hm2,至今累计推广面积29.26万hm2,已成为广西晚造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竹鼠粪便还田对牧草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施用堆沤过的竹鼠粪便量(干重)7.5t/hm~2、15t/hm~2、22.5t/hm~2、30t/hm~2和对照不施肥五个水平,每个处理三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施用竹鼠粪便的牧草鲜重比对照增产了36.3%-92.4%,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5.4%-41.2%;可以减少土壤小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结构体,增加0.25mm的水稳性团粒结构体;【结论】竹鼠粪便还田能够显著提高桂牧一号的鲜草产量,施用量为22.5t/hm~2时,增产效果最显著;在0-30t/hm~2的施用竹鼠粪便还田的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牧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体数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明显增加,土壤容重明显降低;不同的施肥水平条件下,牧草地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以及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增加,且差异显著。这种清洁生产、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抗稻褐飞虱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水稻品种抗褐飞虱机制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抗褐飞虱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水稻紫色叶舌标记性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鉴定、制种除杂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日本晴(叶舌为绿色)与WPB-1(叶舌为紫色)作为亲本,通过系列杂交、自交与回交构建BC1F4代群体,通过表型统计与遗传分析,结合表型混样池的GSR 40 K SNP芯片检测,筛选存在差异的分子标记位点,进而定位目标基因可能存在的区段。【结果】水稻叶舌颜色性状至少受2个基因控制。当2个基因均为显性时叶舌表现为紫色,否则表现为绿色,且2个控制基因为显性互补效应;筛选出与叶舌颜色性状相关的差异位点27个,分别位于第2、3、4和8染色体上。【结论】研究群体中位于第4染色体目标区段上的1个目标基因有可能是Os04g0557500,该基因控制花色苷的积淀;另1个基因可能是未被发现的新基因,需进行后续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野生稻和栽培稻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恢复系测253、测258和测交组合博优253、博优258为材料,利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20对引物和SSR标记检测野生稻、栽培稻亲本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在120对引物中,6对引物RM28、RM287、RM347、RM303、RM278、RM154的多态性效果较好;6对SSR引物的扩增产物显示,野生稻的DNA片段已被导入野栽型恢复系及其优良组合中,并且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说明通过远缘杂交大规模导入野生稻细胞核基因,对拓宽恢复系遗传背景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博优359在桂南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优359是广西大学利用博A与恢复系测359配组育成的弱感光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在桂南晚造种植,全生育期116 d左右,株叶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熟色好,米质较优,抗逆性较好,高产稳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通过审定的高大韧稻新组合特优1012、中优253与2个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高大韧稻与非高大韧稻的农艺性状和茎秆结构性状。结果表明,与矮秆水稻相比,高大韧稻特优1012、中优253的株高、剑叶长、宽,穗粒数、产量等都明显的高于其他的2个杂交组合;第一、二、三节间的抗折力更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的抗折力与节间长度呈负相关,与节间粗度、厚度及干物重间呈正相关;其中抗折力与小维管束数目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974。  相似文献   
8.
籼粳杂种不育是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瓶颈,其遗传机制很复杂。大多数学者均认为,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是由基因控制的,与遗传重组有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遗传分化和基因控制的角度综述了籼粳杂种不育现象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大韧稻茎秆的抗折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通过审定的高大韧稻新组合特优1012、中优253与2个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高大韧稻与非高大韧稻的农艺性状和茎秆结构性状。结果表明,与矮秆水稻相比,高大韧稻特优1012、中优253的株高、剑叶长、宽,穗粒数、产量等都明显的高于其他的2个杂交组合;第一、二、三节间的抗折力更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的抗折力与节间长度呈负相关,与节间粗度、厚度及干物重间呈正相关;其中抗折力与小维管束数目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974。  相似文献   
10.
特优359是广西大学利用龙特浦A与自选恢复系测359配组育成的高产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桂南作双季早稻种植.介绍了特优359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